娃儿放学回来蔫头耷脑,说体育课绊倒同学缝了三针。我这心咯噔一下,赶紧给人家转五千块,谁承想钱秒退回来,对方家长还宽慰:"小孩闹着玩,别往心里去"。我这倔脾气上来,放学堵在校门口硬塞钱,俩大人推推搡搡的架势,惹得看热闹的家长差点要掏手机报警。最后好歹劝着收下一千块,人家临走还拍拍我:"孩子没事比啥都强"。
摸着兜里退回的四千块,瞅着俩小崽子又勾肩搭背啃冰棍去了,突然觉着这世道真跟从前不一样。搁二十年前,我同桌摔破膝盖,他妈能拎着扫帚追到我家要医药费。现在倒好,受伤的家长反过来劝我别往心里去,这通情达理的劲儿,比我那帮麻将搭子都敞亮。
前阵子看新闻,重庆俩熊孩子打架,家长见面先给对方递烟赔不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70%的家长认为孩子磕碰该以和为贵。老一辈常说"吃亏是福",现在这代爹妈真把这话揉进生活里了。去年郑州那个案例更绝,俩孩子撕坏价值八千的球衣,家长愣是摆摆手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倒不是说非得当冤大头。关键在分得清"熊孩子作妖"和"真摊上大事"。这次缝针家长大气,说到底人家心里有杆秤——孩子皮外伤,犯不上伤和气。要是真遇上骨折住院的,该较真还得较真。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学校安全抓得紧,塑胶跑道换成防摔材质,体育课都配着护具,出大事的概率确实低多了。
想起我们小时候,操场铺的都是煤渣,摔一跤能蹭掉整块皮。那会儿家长见面都跟斗鸡似的,生怕自家娃吃亏。现在倒好,家长群里天天转"育儿先育己"的文章,幼儿园磕了碰了,老师还没开口,家长先发话:"小孩哪有不摔跤的"。这境界,比我炒股时的心态都稳当。
不过话说回来,该较真的时候也得较真。去年北京朝阳区判过个案子,熊孩子故意推人致残,法院判家长赔了三十多万。所以说啊,通情达理不等于当包子,关键得看是不是故意使坏。像我们这次纯属意外,人家大气咱领情,真要碰上恶意伤人的,该报警还得报警。
摸着良心说,这次经历给我上了生动一课。孩子犯错家长先担着,这是本分;对方宽容大度,这是情分。老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现在这世道,笑脸人倒是越来越多了。您说这是人心本善,还是现在家长都活通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