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印国际形势专家连线进行了一次激烈的现场辩论。印度专家迷之自信,说:“印度是大国,在中美贸易战进入关键的时刻,中国不会因为巴基斯坦得罪印度。”
这是目前印度人普遍的心态,认为印度军事可以完胜巴基斯坦,所以印巴冲突发生后印度咄咄逼人,军事上兵锋直逼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前线的哨所,鼓动巴基斯坦内部的反政府武装叛乱,接着用阵风战斗机巡航争议区域; 面对印度的攻势,巴基斯坦不仅派出歼-10CE针锋相对,在国内也开始全面备战,要求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民众至少囤积两个月的粮食,并开始搭建大量避难地堡。近日巴军方更是拉出了一枚射程为450公里的地对地导弹,进行了发射训练,宣告其“斩首”的能力。 印度真有击败巴基斯坦的实力?我们看看最近的一次战例,上一次发生在2019年的印巴冲突,也是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袭击,印度40多名民兵死亡。印度同样想也不想地将矛头对准巴基斯坦,出动12架战机对越境对巴基斯坦发动空袭。 可惜在一番激战过后,印度两架战机没了,飞行员还被俘了,而后巴基斯坦送还被俘飞行员,双方逐渐平息。那时巴基斯坦用的是F-16和,因为他们只有F-16,现在鸟枪换大炮是更先进的歼-10CE,因此这一次印度的军事行动是只闻其声,不见其行。 眼看军事讹诈压不住巴基斯坦,印度开始东施效颦,在民生上下手。印度在上游截断了流向巴基斯坦西三河的水源,并宣布对巴铁关闭领空,拒绝巴铁船舶进入印度港口,不购买巴基斯坦的物资以及停止收发与巴铁有关的包裹等。
印度的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来后,有心人一看这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何其相似啊,只是美国不是断水而是断芯片供应链。 在这场讨论中,印度专家不认为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力挺会起到多大作用,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力挺只会停留在口头,只具有外交意义。 支撑印度专家这个观点的原因是巴基斯坦太穷了,巴基斯坦贫困问题十分严重,全国贫困率超过40%,绝大多数人连吃饭穿衣都还成问题。2024年巴基斯坦的GDP仅为3884亿美元,规模只有印度的十分之一。看一看美国和俄罗斯,在GDP上美国与俄罗斯也是相差10倍。这种巨大差距面前,即便是做到民生方面完全自给自足的俄罗斯在面对美国制裁和贸易战时也是溃不成军,轻易被拿捏。何况是相比俄罗斯差远了的巴基斯坦,如果中国要救援巴基斯坦绝对是一个无底洞,没有国家会干这种亏本的事。 但印度专家显然忽略了两点:巴基斯坦对中国的地缘意义,以及国家信誉。 在地缘安全和意义上,中美正处于贸易战的关键节点,这是一个长期的对峙和拉锯,正因为中美贸易战不是短时间内能分出胜负的,所以中国无论如何都不会允许周边国家陷入战火从而影响中国的安全形势。何况巴基斯坦位置关键,拥有这个盟友牵制印度,我们进可攻退可守,且能进入和影响南亚。 在国家信誉方面则是千金买马骨,这关系国之存亡,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有过前车之鉴。公元1142年,南宋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岳飞,大量的抗金武将开始躺平,水军名将李宝醉生梦死,大将范文虎每月领了军饷就带着士兵去太湖捞螃蟹。从金国投诚过来的刘整在蒙古崛起后立刻献城投降,面对指责,他愤懑地说:“今日杀岳,明日杀我,不如早降”。南宋杀掉岳飞,砸碎了南宋的军魂,让武将陷入绝望。 公元1630年历史再次重演,崇祯皇帝凌迟处死袁承焕,兔死狐悲,明朝名将大量降清,尚可喜、孔有德、洪承畴……最终总人口仅10多万人的满清问鼎中原。鉴于这种效应和影响,后来当八国联军侵华,要求处决拳匪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董福祥时,慈禧太后坚决不从,甚至表示宁可再战也不会同意,因为她非常清楚,一旦处决董福祥其后果是将寒了大清所有武将的心。 同理,今天如果中国放弃巴基斯坦也将寒了所有正在跟随中国和准备跟随中国,以及正在观望的相关国家的心。这方面的反面教材是被喻为欧洲搅屎棍的波兰,德国强盛的时候要搞它,苏联强盛的时候也要搞它,就是因为波兰屡屡背信弃义、朝秦暮楚,让所有人都不信任它反感它。 对此中国学者警告印度学者:不要低估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承诺,跟巴基斯坦打仗这种事,印度最好想都不要想。 目前在外交层面上,巴基斯坦已占据制高点,主动向联合国安理会发出呼吁:“克什米尔要烧起来了,请5大常任理事国出面给局势降温。”
其实目前印度内部有关“战与和”也没有达成一致,如果印巴开战,印度经济会倒退几十年。而且一旦打起来,巴基斯坦将获得中国、土耳其和沙特的支持,即便巴基斯坦无法战胜印度,但要让印度深陷战争泥潭那是轻而易举的事。那时对中国最直接的好处是用实战检验自己的武器,中美武器的对抗效果会实时展现出来,这是全球军迷们津津乐道的,由此揭开一个谜团——美国武器是真能打还是自己吹出来的。 印度现在的国内情况以及经济发展轨道前景大好,根本不适合开展一场全国性的战争,莫迪是个老狐狸,一旦国内愤怒的舆论得到稍稍平息,他就会自己找台阶下。所以目前印度和巴基斯坦是看的人爽,当事者并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