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刘备晚年昏庸,打个东吴陆逊都失败?他凭什么配得上“汉昭烈帝”这个近乎夸张的

璇玑幻彩飞 2025-05-06 15:08:54

有人说刘备晚年昏庸,打个东吴陆逊都失败?他凭什么配得上“汉昭烈帝”这个近乎夸张的称号?桃园三坑之首,给个诸葛亮都带不动, 那么夷陵之战到底蜀国折了多少人才? 可以说,年轻一代将领损失殆尽,蜀国的家底丢了个大半 死了一个本来当成未来丞相培养的马良,降了一个本来准备接管荆州的黄权,以及他带领的一票文臣! 最严重的是,年轻一代的将领损失殆尽, 整整20余员大将,战死沙场 张南、冯习及武陵蛮首领沙摩柯等阵亡,杜路、刘宁卸甲投降。 傅肜溃败之下率部为刘备断后,宁死不降,力竭而亡 他们是蜀汉军界,培养出来的新一代年轻将领,原本应该在日后大放光彩的大汉新一代将领,未及扬名后世,却全部死在此地! 刘备前半生被曹操追的满地图跑,打一仗,输一仗,屡战屡败,可那多少还可以安慰自己,毕竟曹操势大,都是以多欺少,打输了不丢人 而自赤壁以来14年,刘备得卧龙诸葛亮后,便是所向无敌,未尝一败! 结果今天只一败,便葬送了整个大汉江山,这个60多岁的老头,应该已经明白,汉室复兴再无希望了 此时被复仇冲昏了头脑的刘玄德,却反而平静下来了,不浮不躁的,安抚着溃烂的局面 首先面对黄权的降魏,他主动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说罪在己身,不在于黄权 去世前再三说明,善待其家人 后来听闻刘备死后,想起种种过往,感动得已身在魏国的黄权来到江边,叹息着偷偷落泪,他终生未曾向魏国献一策(三国演义中的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事迹原型其实是黄权) 另一方面,面对东吴试图扩大战果,大军陈列,作出入蜀的态势,刘备并未惊慌,亲自坐镇白帝城,甚至写下书信,邀陆逊过来再战一场,陆逊审时度势之下,自付蜀中之地,易守难攻,曹魏蠢蠢欲动,短时间内自己攻不下陈到所率领的已经防守严实的白毦兵,只得撤退。 临终前,刘备托孤诸葛亮,要刘禅以父侍之,并有言在先“公能辅,则自辅之,不能辅,亦可自立为主”! 最后一次的真情流露,换来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一相 还留下“勿以善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不为”的警句良言教导阿斗 将复兴汉室天下的理想,连带着蜀国这个烂摊子,尽说托付于诸葛亮,自己要回天国陪伴他的两位义弟了! 其德昭昭,其志烈烈,是为昭烈,刘备一生起于微末,以织席贩屡为生,汉末天下宗室几十万,这拯救汉室的责任,怎么也不应该落到他身上! 可他偏偏就那么去做了,且将其当成了一生的理想来奉行! 是愚蠢还是虚伪?是真诚还是狡诈? 昭昭史书,后人自有公断!还是看评论区观众老爷自己分析吧 #刘备# #诸葛刘备# #刘备伐吴值不值# #孙权三国# #刘备创业史# #野说刘备# #三国历史观# #刘备精神#

0 阅读:0
璇玑幻彩飞

璇玑幻彩飞

璇玑幻彩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