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反水,被俄罗斯敲了一闷棍!4月30日:莫迪取消了前往莫斯科参加阅兵的行程,

墨香染时光 2025-05-06 14:31:57

印度要反水,被俄罗斯敲了一闷棍!4月30日:莫迪取消了前往莫斯科参加阅兵的行程,改由印度国防部长前往莫斯科。5月3日:印度国防部长又取消了前往莫斯科参加阅兵的行程。印度最近的操作堪称"外交滑铁卢"——原定莫迪亲自出席的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先是降级成国防部长,最后竟缩水成"国防部国务部长"代打。 这场闹剧的导火索是克什米尔地区的枪击事件。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格姆镇发生针对游客的袭击,造成26人死亡。印度立刻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指责其支持“跨境恐怖主义”,随后宣布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关闭边境口岸,甚至切断巴基斯坦的水源供应。巴基斯坦迅速反制,双方在边境展开连续10天的交火,局势一触即发。莫迪紧急回国坐镇,取消出访计划,国防部长辛格也因“国内事务繁忙”无法抽身。 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印度在美俄之间的“骑墙”策略。一方面,印度60%的石油依赖俄罗斯进口,2024年俄油占比达41%,S-400防空系统、AK-203步枪等军事合作也依赖俄方。另一方面,美国对印度施压不断升级,2025年4月加征26%的关税,威胁将其列入“重点观察名单”,要求减少对俄能源依赖。印度夹在中间,既要安抚俄罗斯,又不敢得罪美国,最终选择“两头敷衍”。 这种摇摆直接体现在外交操作上。原本莫迪出席阅兵是俄印关系的重要象征,俄方甚至为其安排了与普京的单独会晤。但印度先是以“国内局势紧张”为由降级出席,后又彻底取消,让俄方颜面扫地。更尴尬的是,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取消行程的同一天,却宣布与日本举行防务会谈,这种“重美轻俄”的姿态进一步激怒了莫斯科。 俄罗斯的反应堪称“敲山震虎”。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罕见公开批评印度“缺乏战略定力”,俄外交部暗示将重新评估对印军售计划。有消息称,俄罗斯已暂缓向印度交付第二批S-400导弹,并推迟了原定于5月的联合军演。这对印度来说是个危险信号——其空军31个中队中有65%装备俄制战机,一旦维护和升级受阻,将直接影响战备能力。 美国则趁机“落井下石”。特朗普政府在印度取消行程后,立刻宣布对印部分商品关税从26%降至10%,同时要求印度加快签署《通信兼容与安全协定》,试图将其纳入“印太战略”轨道。印度工商部长戈亚尔不得不表态,愿意在2025年秋季前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甚至考虑削减23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关税。这种妥协让俄罗斯更加不满,认为印度“背叛了传统盟友”。 这场外交危机对印度的影响深远。首先,其“多国外交”形象受损,被国际舆论批评为“缺乏原则”。其次,俄印军事合作可能倒退,印度空军的五代机采购计划、核电站建设等项目面临停滞风险。更严重的是,印度在南亚的孤立加剧——孟加拉国、尼泊尔等邻国对其“断水”行为不满,而美国的“口惠而实不至”让印度在战略上陷入被动。 不过,印度也有自己的算盘。莫迪政府试图通过“危机公关”转移国内矛盾。国大党等反对派批评其对巴“反应迟缓”,要求采取更强硬措施。莫迪取消出访、强化边境部署,既能展现“强硬姿态”,又能避免因支持俄罗斯而得罪西方。此外,印度还在寻求新的外交突破口,比如重启与欧盟、英国的自贸谈判,试图分散对美俄的依赖。 这场闹剧背后,是印度在大国博弈中的艰难平衡。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印度既想享受俄罗斯的能源和武器,又想搭上美国的“印太战略”快车,结果却两头不讨好。俄罗斯的“闷棍”和美国的“蜜糖”,让印度在外交钢丝上越走越险。未来,如何在美俄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将是莫迪政府最大的挑战。

0 阅读:68
墨香染时光

墨香染时光

阳光明媚 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