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76年,周勃因平定诸吕之乱,拥汉文帝继位有功被封为丞相,封万户侯。众人皆

百年战争录 2025-05-06 11:12:06

公元前176年,周勃因平定诸吕之乱,拥汉文帝继位有功被封为丞相,封万户侯。众人皆道贺,一人却冷声道:“丞相将大祸临头了。”周勃不悦道:“我现在是大汉丞相,万户侯,喜事连连,何祸之有?”   周勃是西汉开国功臣,曾追随刘邦南征北战也立下战功无数,就在刘邦诛杀韩信,英步,彭越等开国功臣时,周勃却躲过了皇帝的屠刀。后来,刘邦去世,吕后专权。   周勃作为朝堂上的肱股之臣,虽看不惯吕后专权,却没有奋身反抗,而是选择了隐忍。直到吕后去世后,吕氏一族不但失去了靠山,还要面临刘氏皇族的清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诸吕之乱。   诸吕之乱中,作为大汉臣子的周勃可谓是为刘氏皇族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吕氏一族手里也握有军权,想要诛灭他们也不是一时间能办到的。   当时周勃进入北军振臂高呼,拥戴刘氏皇族正统,很快就扭转了长安局面,不但诛灭吕氏,还拥戴刘邦的儿子,代王刘恒登基为帝,为汉文帝。此时,周勃作为三朝元老,又有拥立之功,刘恒对其很是恭敬。   俗话说人一得势,难免会忘乎所以。因此周勃就经常在汉文帝面前摆起了老资格,每次下朝,皇帝还没动,周勃就起身离开。不过此时汉文帝并没有怪罪,有时还会起身相送。   朝臣袁盎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故意对汉文帝道:“陛下为何要如此厚待周勃?”汉文帝恭敬道:“周勃是社稷之臣。” 袁盎不屑道:“他哪里是社稷之臣,顶多就是个功臣罢了。”   汉文帝听后一脸疑惑,袁盎继续道:“社稷之臣是愿为社稷赴汤蹈火之臣,可吕后专政时,周勃却为了保命,选择吕氏族人苟且;待诸吕之乱时,他拥立刘氏皇族也是衡量利弊后的顺势而为。如今却仗着拥立有立,对陛下如此无礼,朝中众臣早就对他很不满了。”   看着袁盎,汉文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从此以后,汉文帝对周勃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有时也会对其语气严厉。周勃能够在刘邦和吕后眼皮子底下讨生活,自然也不是一般人。   周勃发现汉文帝对自己态度发生变化后,就知道一定有人暗中算计自己,经过调查,知道是袁盎。周勃立刻找上袁盎理论,问他为何要重伤自己,袁盎没有搭理周勃,就转身离开了。   不过周勃此时也不知道袁盎和汉文帝之间的关系有多亲厚,也不敢轻易动他,暂时也就不理会此事了。不久后,汉文帝下旨,周勃因平定诸吕之乱及拥立有功,封为右丞相,赐五千金,封万户侯。   众人得知后纷纷赶到周勃府上道贺,可其中一人却道:“丞相,你大祸临头了。”周勃听后不悦道:“我现在是大汉右丞相,封万户侯,皇上对我恭敬器重,会有什么祸事?”   此人道:“你平定诸吕之乱,拥立代王为帝,陛下不但以高官厚禄重赏,还对您毕恭毕敬,如今你已是功高盖主了。想想当年韩信,英布等人下场,您这个丞相不能当啊,什么都没有保命要紧。”   门客的一番话及汉文帝近来对自己态度的变化,周勃才回过神来,赶紧向汉文帝递交了辞呈。汉文帝见周勃很是识时务,就顺势解除了他的职务,让他回乡养老。   一年后,陈平病逝,汉文帝下旨周勃暂代丞相一职。周勃再次出山,并没有吸取上一次的教训,而是觉得大汉朝堂没有他就玩不转了。于是,到了朝堂上,就又开始了先前那一套。   可汉文帝当初启用周勃是因暂时没找到合适人选,找他来应急。周勃出任丞相没多久,汉文帝就找好了灌婴,便对周勃说:“如今列侯们都留在长安,不愿返回封地,丞相不如回封地养老,为他们作个表率。”   周勃这下才明白,自己两度拜相,都被汉文帝给耍了。可看着汉文帝的态度怕是要拿自己开刀,于是二话不说,就回了封地。周勃从此再不过问政事。   虽说回了封地不再干政,可周勃却过得提心吊胆,每次有朝廷亲派的官员路过封地拜访时,周勃都怕得要死,生怕是汉文帝派人来杀他的,就让家丁全副武装,以防万一。   可官员其实就是路过例行慰问,却看到周勃的家丁佩戴刀剑接待自己,吓得赶紧离开,回头就向汉文帝报告,周勃要反。汉文帝一听,都把周勃赶回封地了,还不老实,于是就命人将周勃抓进监狱,交由廷尉府审讯。   周勃看着潮湿阴森的牢房,想着自己三朝老臣,为大汉立下无数功劳,却落得如此下场。后来还是在公主儿媳妇的出面求情下,又因当初拥立汉文帝有用,薄太后也出面求情,于是被赦免了。   从此,周勃回到封地,夹起尾巴做人,低调度日,直到汉文帝十一年去世。不过他的儿子周亚夫就没有父亲那般的明理了,在汉景帝时,周亚夫也是身居高位,功高盖主。可惜在汉景帝的不断敲打下,仍是不思悔改,最终竟然绝食抗议,吐血而亡。   自古功高盖主的大臣多半会受到帝王猜忌,再加上如果不知收敛锋芒,一度居功自傲的话,多半逃不过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结局。不过周勃算是幸运的,至少最终能得以善终。比他儿子的结局好多了。

0 阅读:75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