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在乎子孙对他的评价,不在乎大众的评价。人在做天在看,老天看不顺眼的时候会用雷劈你的 这种情绪化表达咱理解,但还是得理性看待。人活一世,口碑和是非功过自有历史评说,但靠“天谴”这种说法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柳传志作为企业家,争议核心在于联想的发展路径选择和改制合规性,这是商业决策和制度层面的讨论,不该用“道德诅咒”代替理性分析。公众更该关注的是: - 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是否因争议而完善? - 企业是否该在商业成功与技术责任间找到平衡? - 如何避免“重贸易轻研发”的路径依赖在其他企业重演? 至于个人评价,子孙眼中的“爷爷”和历史书中的“企业家”可能是两码事。但历史的逻辑很简单:能推动社会进步的,终会被记住;靠机巧谋利的,终会被时间筛去。与其寄望“天罚”,不如相信制度和时间的力量——真正的公正,从来不是靠打雷,而是靠一代又一代人把规则越定越明。
有人说他在乎子孙对他的评价,不在乎大众的评价。人在做天在看,老天看不顺眼的时候会
鸿树和趣事
2025-05-06 05:05:07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