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俄乌冲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已经准备好与美国达成协议,推动俄乌冲突谈判顺利达成,只不过,还有不少细节需要调整。 事实上,自从特朗普表达停火愿望后,美俄两国就越走越近,外界一度猜测,这或许是“联俄制华”的重要一步。但很快,面对中国外长王毅,拉夫罗夫立马交了个底,看来,美国的心思注定实现不了。 1、为“联俄制华”,拜登埋下三根钉子 事实上,所谓“联俄制华”,拜登早在下台前就已经埋下三根钉子。 首先,他认为美国应当实施收缩战略,将军事力量从俄乌冲突、中东问题等国际事务中逐步撤回,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削减国内债务和促进经济发展。 这种战略意味着,美国希望欧洲、日韩等传统盟友能够承担更多的防务责任,以减轻美国在全球安保上的负担。这一举动不仅是为了节省财政开支,也是在重新调整全球战略重心。 其次,特朗普将中国视作美国的“最大挑战”,并因此积极推行遏制策略。伴随着美国试图“重返亚太”的行动,加征关税等经济手段也成为了对抗中国的一部分手段。 特朗普政府认为,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削弱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从而在地缘政治上获得优势。 最后,在对俄政策上,特朗普有意淡出俄乌冲突,甚至不排除以乌克兰的领土问题作为谈判筹码,以期达成与俄罗斯的和解。然而,“联俄制华”策略是否能够成功,以及其对欧洲安全环境的影响,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2、王毅表态分量十足,俄外长交底 为何会说“不确定性”? 最近中国外长王毅和俄外长拉夫罗夫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中国外交部消息称,最近,一场重要且具有象征意义的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拉开帷幕。王毅和拉夫罗夫进行会晤。 王毅在会议开始时便指出,国际形势变化虽多,但中俄间的战略信任与支持从未动摇过。这种稳定的友谊构筑起两国关系持续高水平发展的基石。 王毅还强调,中俄应加强在金砖国家框架内的合作,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团结,扩大金砖国家的影响力。这不仅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和繁荣,也为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新的动力。 拉夫罗夫对此表示赞同,并指出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紧密的俄中互动是必要的。他期待与中方共同筹备两国元首的下一阶段重要联系,并相互支持彼此国家的历史纪念活动。 3、站在美国对面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了! 当前世界格局正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动荡中。而这正是中美俄三国各自展现实力与影响力的全方位擂台。 在经济层面上,双轨制的全球经济格局日益清晰: 一方面,以中国、东盟和金砖国家为核心的“南南协作链”迅速整合,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面也不断扩大。此举动摇了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美国则试图通过科技和经济措施来维护其不断被挑战的主导地位。 而面对特朗普向全球打响的关税战,中俄站在一起反抗霸权,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位重量级伙伴也加入进来了,那便是欧盟。 报道称,欧盟计划以“最低售价”代替高额关税,这一方案不仅保留了欧洲车企的利润空间,也让中国品牌在技术溢价上获得了更多可能性。 4、特朗普口风变了,喊话中国“谈谈” 在此背景下,不光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正展现出一种超预期的韧性,中欧俄之间的合作,或许也正迎来新篇章。 总之,美国的盟友体系因内部分歧和信任危机正面临崩解,美式霸权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亦因此消退。 没想到的是,在此之前,美国政府还信誓旦旦地称,要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245%的关税,这才过去没多久,特朗普就口风大变,表示将在未来数周内公布新的关税政策,他乐观地认为可以与中国达成一个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协议”来解决当前纷争。 据悉,特朗普考虑将对华关税降至50%至65%之间,或许这表明,美方意识到在高压政策下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通过谈判可能是走出僵局的有效途径。因此,中美两国能否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寻求到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特朗普送礼上门,中方只好“笑纳”,美媒集体倒戈:抱紧中国大腿
【12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