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年,71岁朱升,向朱元璋辞行:“陛下,老臣要回家祭祖。”朱元璋欣然同意,

梦境边缘的舞者 2025-05-05 09:47:44

1369年,71岁朱升,向朱元璋辞行:“陛下,老臣要回家祭祖。”朱元璋欣然同意,并赏了他一块免死金牌。然而,朱升一出城门,立即调转方向,逃离了京城。 1357年的安徽徽州,朱元璋的军队正对着坚固的城墙发愁。忽然有人来报:“山中有个老学究,人称‘小诸葛’,能掐会算。”朱元璋抹了把脸上的汗,心想:“管他是诸葛还是孔亮,见一见再说。” 朱升的茅草屋比朱元璋小时候住的牛棚强不了多少,70岁的老头正蹲在门口喂鸡。朱元璋第一次去,朱升装聋作哑:“将军打天下,找我这糟老头子干啥?” 第二次去,朱升正在菜园子浇水:“地里的南瓜还没熟,等收了再说。”直到第三次,朱元璋把佩剑往石桌上一拍:“先生要是再躲,咱就天天来蹭饭!” 朱升这才擦了擦手,说出那句改变历史的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意思就是:先把城墙修结实,多囤粮食,别着急称帝。朱元璋一拍大腿:“大爷,您就是咱的张良啊!” 此后十年,朱升成了朱元璋的“移动智库”:打下南京时,他建议“缓刑薄赋”收民心;攻打陈友谅时,他熬夜绘制长江水势图;就连朱元璋娶马皇后,都是他算了一卦:“此女有旺夫相,娶得!” 到了1368年朱元璋称帝,满朝文武论功行赏,朱升已经70岁了,被封为“翰林院学士”。别人忙着争官爵,他却每天躲在屋里抄书,没事就跟门口的卫兵唠嗑:“小伙子,你们皇上疑心重,以后少打听事儿。” 洪武二年(1369年)的春天,应天府(南京)的梅花刚谢,朱升就开始“演”了。他拄着拐杖上朝,走三步咳两声,见到朱元璋就跪下:“陛下,老臣想回徽州老家祭祖,祖坟上的草都比人高了。” 朱元璋笑里藏刀:“先生劳苦功高,朕赐你免死金牌,子孙后代都能保命。”话音未落,金灿灿的金牌就递了过来,上面刻着“除谋反大逆,其余皆免死”。 朱升接金牌时手直哆嗦。他清楚,朱元璋的“免死”,从来都是“朕说免就免,朕说不免就不免”。 退朝后,朱升路过午门,看见锦衣卫正把一个大臣按在地上搜身。他摸了摸怀里的金牌,突然想起去年刘伯温说的话:“这玩意儿不是护身符,是催命符。” 回到家,他立刻让儿子收拾行李:“今晚就走,别带金银,带两筐书就行。” 第二天一大早,朱升的马车准时往徽州方向出发,车夫还特意大声嚷嚷:“老爷回乡祭祖喽!”可刚出城门,马车突然拐进小巷,朱升换上仆人的衣服,钻进了另一辆装柴火的车。 老仆急得直跺脚:“老爷,咱们这是抗旨啊!”朱升把草帽压得低低的:“抗旨顶多死一个,不跑全家都得死。” 车队在夜里摸到长江边,朱升看着滔滔江水,想起当年给朱元璋算的卦:“陛下命里带杀,功臣难善终。”他花钱雇了条渔船,船老大看着这个裹得严严实实的老头,嘟囔道:“您比戏班子的角儿还会扮相。” 朱升最后躲到了江苏盐城的一个小渔村,改名“陈先生”,住的茅草屋比老家的还破。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种地,扛着锄头跟邻居唠嗑:“我年轻时在城里当账房先生,老了想家,就回来了。” 三年后,京城传来消息:李善长被灭族,全家70多口人头落地;刘伯温喝了朱元璋送的药,七窍流血;就连当年一起打天下的汤和,装疯卖傻才保住命。 其实朱升早就算透了朱元璋的心思:打下天下后,皇帝最怕的就是“知道太多”的老臣。 当年他提出“缓称王”,就是怕朱元璋过早成为靶子;如今急流勇退,更是怕成为“靶子上的靶子”。他给儿子留了句话:“永远别跟人说你爹是谁,种地就好好种地,读书就好好读书。” 后来儿子朱同被朱元璋征召为官,朱升连夜写了封信:“当官可以,但记住三个字,‘慎、忍、退’。”可惜朱同没完全听懂,最后还是卷入党争被罢官,但好歹保住了性命。 朱元璋一共发了34块免死金牌,最后活下来的没几个。比如李善长的金牌上写着“免死两次”,结果还是被灭族;蓝玉的金牌刚拿到手三年,就被扒了皮挂在城墙上。而朱升的金牌,早就成了灶膛里的一堆废铁。 朱元璋赐金牌,其实是个“套路”:你要是欢天喜地收下,说明你居功自傲,该杀;你要是推辞不要,说明你心虚,更该杀。 只有像朱升这样,表面感恩戴德,转头就跑的,才让朱元璋摸不着头脑:“这老头,比狐狸还精。” 朱升的聪明,在于他看透了“鸟尽弓藏”的规律。同样是谋士,刘伯温虽然也想退,但总想着“再帮皇上干一票”。 而朱升在朱元璋称帝第二年就开溜,堪称“早退界的楷模”。他用行动证明:在皇权面前,啥金牌都不如“离得远”靠谱。

0 阅读:14871

评论列表

老马迷途

老马迷途

24
2025-05-05 12:00

胡说八道!没有一点历史常识就乱发!1369年三年后李善长就被杀了?

Jon 回复 05-05 22:29
还有一个问题,按文中所讲,朱升1357年归了朱元璋,朱马结婚是啥时候呢?还要朱升来给他们算卦?

登高望遠

登高望遠

20
2025-05-05 14:12

老朱难伺候

江东曹氏

江东曹氏

13
2025-05-05 14:50

UC上讲史的,没一个看史的,时间点是错误百出。既然想吃这碗饭,你倒是认真点查查史料呢?

用户17xxx00

用户17xxx00

3
2025-05-05 20:41

老朱再怎么狠,也没有姓刘的狠,至少这些工程还活了几年,享受过几年荣华富贵,老刘直接就把那些异姓王全干掉了。

ggg

ggg

3
2025-05-05 21:28

牛头不对马嘴,胡拉乱扯,请人时已七十,后面还是七十

XJ

XJ

3
2025-05-05 17:43

故事编的时间点不对。

rain晓

rain晓

3
2025-05-05 17:09

ai真的好

用户10xxx89

用户10xxx89

2
2025-05-05 18:38

嗯,1357年70岁,1369年就71岁了,看来他大概出生于王莽时期,真的非常非常长寿。

用户18xxx28

用户18xxx28

2
2025-05-05 19:11

因为他是一个不讲合约精神,令中华下降!

南極銧

南極銧

2
2025-05-05 22:40

1357年,七十岁的老头在种菜,1369年,71岁的老头要回家祭祖[滑稽笑]

用户10xxx77

用户10xxx77

2025-05-05 23:16

朱元璋不愧是天下第一贪

梦境边缘的舞者

梦境边缘的舞者

梦境边缘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