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知青王鲁明被安排到云南一所中学当老师,在批改作业时,突然看到作业中夹

墨舞风华姿 2025-05-04 23:42:42

1978年,知青王鲁明被安排到云南一所中学当老师,在批改作业时,突然看到作业中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王老师,我爱你,长大了嫁给你。看到纸条上的内容,他脸红心跳的把纸条撕了。谁料,没过几天,该生又写了一份…… 王鲁明是个北京人,家里条件不错,父母都是大学教授,本想让他留在城里读书。可1968年,知青下乡的号召来了,他觉得年轻人得去祖国需要的地方闯一闯,不顾家人反对,报名去了云南。到那儿后,他在西双版纳的橄榄坝农场干了十年农活,从没干过重活的城里娃,硬是学会了割橡胶、种水稻。村民对他挺好,他也慢慢融入了那片土地。 1978年,回城的机会摆在眼前,他行李都收拾好了,却被村长一句话留住了:“我们村缺老师,孩子们需要你。”他看看那些光脚跑来跑去的孩子,想想这些年的情谊,咬咬牙决定留下,去了村边一所中学当老师。 那所中学条件差得很,屋顶漏雨,桌椅歪歪斜斜,黑板都裂了。可学生们特别认真,王鲁明教数学和语文,讲课声音大,板书清楚,学生都喜欢他。他不光教书,还帮着修桌子、补屋顶,忙得跟啥似的。 有个学生叫李丽,家里穷,爸是农民,妈常年有病。王鲁明看她挺努力,课后常给她补补课,还借她几本书看。她成绩慢慢上来了,他也挺欣慰。谁知道,这份关心却让李丽对他有了别的心思。 有天晚上,王鲁明点着油灯批作业,翻开李丽的本子时,一张纸条掉了出来,写着:“王老师,我爱你,长大了嫁给你。”他脸一下子红了,心跳得厉害,手忙脚乱把纸条撕了扔掉,心想不理就过去了。可没几天,李丽的作业里又夹了一张一样的纸条。他这下坐不住了,觉得得面对这事。 他把李丽叫到办公室,问她是不是她写的。李丽低着头不吭声,他也没生气,就平心静气地说,她来学校是为了学习,改变自己的人生,他对她的关心是老师该做的。他还问她,想成为啥样的人,这么做对她有啥好处。李丽听完点了头,眼里有点泪光,走了。 那次之后,李丽变了个人,不再写纸条,天天埋头读书,早早就到教室抄笔记。王鲁明看她这样,也继续帮她,找些旧教材给她看。她进步挺大,后来还帮同学讲题,看着挺有自信。几年后,她考上了昆明一所师范学院,成绩特别好。 大学里,她学得很认真,假期还回村给弟弟妹妹补课。毕业后,她当了小学老师,回了附近一个村教书。她常跟学生讲王鲁明的故事,说他怎么教她做人,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 王鲁明一直留在那所中学教书,年纪大了,脸上皱纹多了,可精神头还是足。他不光教书,还带着学生种树、修路,村里人都叫他“老黄牛”。他教书的事传开了,还拿过地区教学奖,可他从不提这茬。 有次家长会,李丽的爸拉着他的手说,多亏他,李丽才有今天。他就笑笑,说是她自己争气。后来李丽回来看他,俩人聊起过去,她说那次谈话让她明白了很多。王鲁明摆摆手,说她自己的努力最重要,指着教室里的学生说,他们才是未来。

0 阅读:0
墨舞风华姿

墨舞风华姿

墨舞风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