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完董小姐的瓜,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给自己埋那么多“显而易见”的雷? 第一、哥伦比亚巴纳德学院是花钱就能上还是门槛很高?
网上称,董小姐的哥伦比亚大学学历实为“高仿”——她毕业的巴纳德学院虽与哥大一墙之隔,但独立运营且QS排名查无此校。 更魔幻的是,该校被曝存在“社区学院直升”的捷径,甚至有网友类比“相当于国内三本独立学院镀金”。 协和在全国的地位大家都很清楚,很多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都很难挤进去,哥伦比亚巴纳德学院到底有多牛?如果只是个贴牌学历,怎么也说不过去。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这波操作像极了“买爱马仕包装袋装地摊货”,但人家还真混进了专柜。
第二、协和“4+4”项目对学历和能力的要求到底是什么? 据网上称,该项目要求申请人必须来自QS前50高校,而巴纳德根本不在名单内。
另外还要求申请人修完生物、化学等核心课程且成绩优异,英语排名年级前30%,还需两名医学副教授级推荐信。 而董小姐作为经济学本科生,既无医学基础课程背景,推荐信来源也成谜——其导师竟是骨科院士,与她的妇科影像研究方向八竿子打不着。 怪不得有业内人士吐槽:让骨科专家指导妇科论文,如同让厨师教造火箭,就是个笑话。
第三、面试标准究竟是什么?董小姐凭什么实力胜出? 据网上称,同期申请者中,北大状元陈如月因“专业适配度不足”被拒,而董小姐却以经济学背景轻松过关。 更讽刺的是,她的博士论文仅24页正文,实验数据仅采集自3家医院且未公开原始影像,参考文献近半数发表于5-10年前——这种“学术注水”竟能通过协和严苛的论文审核。 怪不得有医学生哀嚎:我们实验室熬夜三年写不出SCI,董小姐轮转科室间隙却能发表,简直是天才。
第四、规培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别人3年,她只用一年? 国家规定规培需满3年,她却仅用1年就进入中日友好医院顶尖科室;从消化内科到胸外科再到泌尿外科,跨科室如逛菜市场。 最离谱的是,她在手术中为处理私事竟与主刀大夫肖医生抛下麻醉患者40分钟,职业道德碎了一地。
第五、入党要求是什么? 网上称,按正常流程,从递交申请到转正至少需3年考察,而她2019年留学归国,2021年便成正式党员。仅用2年完成全套流程,连“思想汇报缓冲期”都被特权压缩成真空。
上述五个疑点只要有人细挖,很容易得出结果,所以让人不明白的是,他们为啥要给自己埋这么一系列“显而易见”的雷?
还是真跟张雪峰说的那样: 没想到他们这么直白又令人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