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文旅市场井喷式增长# 【#从“开门红”数据透视广东文旅的“留量密码”#】广交会叠加“五一”假期,广东文旅市场在假期首日就迎来了“开门红”: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323.8万人次,同比增长9.1%;携程上广东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40%,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17%;假期里,全省各地将开展约3000场文化和旅游活动……广东用滚烫的数据兑现了“请到广东过五一”的诚挚邀约,也让奔涌的文旅“流量”真正转化为“留量”。
数据的滚烫,源于供给端的“创新”。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提出“来长隆放开玩的101个理由”,打造“高能量景区”;佛山开启视频号直播“跟着龙舟去旅行”,串联起“体育赛事、民俗非遗、美食休闲”等各类主题;河源每晚500架无人机空降开启“天空之门”奇观;湛江赤坎推出AI“新物种”开辟文旅融合全新场景……这些“老资源”与“新玩法”的碰撞,让广东“文旅+”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潮流的新鲜感,为文旅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创新,本质上是对游客日益增长需求的深度回应,成为留住游客脚步的第一把钥匙。
数据的滚烫,更源于服务端的“温度”。让更多“头回客”变“回头客”,拼的不是硬件有多豪华,而是细节有多贴心,广东显然深谙此道。比如,珠海抛出“1696个车位免费停”等六大文旅惠民政策,吸引了不少粤港澳大湾区游客;又比如,广州市商务局推出“Go广州”消费矩阵,积极推广离境退税和跨境支付便利化服务,让更多境内外旅客享受优质便捷的消费体验。同时,广东各地积极开展假日文旅市场综合检查,确保文旅市场的平稳、安全、有序运行。这种服务“托底”能力,增强了广东文旅品牌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让“泼天流量”变成了可持续的“发展增量”。
数据的滚烫,还源于城乡间的“共振”。长隆、正佳等头部景区持续火爆的同时,乡村旅游也迎来高光时刻:“五一”假期首日,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48.4万人次,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24.6万人次,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41.6万人次。这背后,是广东文旅“城乡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城市联动周边乡村资源形成深度游生态圈,不仅让游客在一次旅程中体验到多元魅力,更让文旅发展成果惠及城乡,为“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注入更多新动能。
假期向来是观察消费活力和经济态势的重要窗口。从人头攒动的街头巷尾,到火爆出圈的文旅景点,人声鼎沸映照着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也激荡着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这波文旅热浪启示我们:更好的文旅体验,要以创新供给点燃消费热情、以贴心服务留住游客真心、以城乡共振激活全域活力,如此才能让“流量”真正转化为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留量”——而这,正是对“请到广东过五一”最动人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