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表示,中美关税战极有可能成为“引爆”统一战争的引信!4月29日,德国媒体刊文指出,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已掺杂孤立中国的地缘政治图谋,而台当局对华盛顿的指令唯命是从,正配合美方的无理行径。特别是赖清德上台后,对大陆展现出强硬且敌对的态度,全方位配合美国打压中国,致使大陆内部支持武统的呼声愈发高涨,武统主张也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
德国媒体这番言论,可谓一针见血:美国将对华贸易战视为围堵中国战略的一环,而台当局甘愿充当美方的“急先锋”,这场纷争绝非单纯的关税之争,更像是一步步将局势推向危险边缘。
实际上,美国挑起关税战,目标绝非仅仅是经济利益,而是把经济当作武器,妄图迫使中国屈服,试图让中国在芯片、高科技、规则体系等关键领域妥协。反观台当局,尤其是赖清德上台后,积极配合美方各种“去中国化”行动,将自己完全置身于地缘政治棋子的角色,摆明了要与大陆对抗到底。
然而,中国岂会轻易被吓倒?要知道,中国奉行的是“磨功”——并非不愿出手,而是不急于仓促行动。为何选择等待?因为一旦开战,面对的不仅是台军和美军,更要确保能够承受后续可能出现的制裁、脱钩、金融动荡,甚至粮食能源封锁等一系列危机。
由此不难发现,过去一年里,大陆的核心任务便是积极备战、加强建设。
福建舰顺利下水,东风系列武器持续更新迭代,在东南亚、中亚、中东乃至非洲等地,不断拓展合作、签署协议、锁定资源,全力避免在关键时刻受制于人。在国内,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芯片研发加速推进,国产操作系统逐步完善,农业自给能力不断提升,正如外界所言,中国仿佛在以战争需求为导向,夯实经济基础。
面对美方的脱钩策略,中国着力构建独立产业体系;面对关税壁垒,中国大力推动内循环;面对芯片封锁,中国全力自主研发光刻机……这场博弈早已超越普通贸易战的范畴,而是在为更大的可能性提前布局。
再聚焦台海局势,紧张氛围日益加剧。以往大陆强调“和平统一”,如今“该打就打”的声音愈发响亮。
这并非好战情绪作祟,而是残酷的现实使然——赖清德“台独”野心昭然若揭,不仅不知收敛,还大肆采购军火、抱紧美国大腿、煽动对立情绪。这哪里是谋求缓和?
分明是蓄意制造“摊牌时刻”。大陆自然清楚,一旦局势走到这一步,必须具备过硬实力:海军要能够实现封岛作战,火箭军要精准摧毁关键枢纽,空军要牢牢掌控制空权,若美军胆敢介入,更要确保能够战而胜之、顶得住压力、扛得起后续影响。
也正因如此,中国始终选择“隐忍”,这并非因为畏惧,而是不愿让对手轻易得逞。就像下棋,先与对方周旋,等到其产业链断裂、国内通胀失控、军费不堪重负、盟友离心离德之时,再给予致命一击。这不是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何时出手最为合适,如何确保战则必胜,胜利后又能稳固局势。
回看这场关税战,它恰似一根导火索,一端连接着经济领域,一端延伸至军事层面。倘若这根导火索不断燃烧,一旦触及台海问题的“火药桶”,届时是否采取行动,将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倘若获胜,中国将迈向世界舞台新高度;即便面临挑战,至少能清除模糊地带,打破外部牵制。
说到底,中国并非渴望通过战争证明自身实力,而是要确保,即便战争来临,也能从容应对、掌控局面。这便是“闷声发大财”背后的真正底气——不是不出手,而是静待对手锋芒尽失,在自身实力巅峰之时果断亮剑。
你认为未来局势会继续升级,还是有缓和的可能?
用户15xxx96
我早就说过,关税谈判必定有台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