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22日,叶剑英去世,他的多位遗孀将受邀参加追悼会,排序成为了最大难题,谁料聂帅一句话巧妙化解。 叶剑英,1897年出生在广东梅县的一个客家家庭,打小就不是个安分的主儿。1927年,他加入共产党,从南昌起义到广州起义,哪儿有仗打哪儿就有他。长征路上,他力挺毛泽东,抢了张国焘的密码本和地图,硬是帮红军保住了命脉。新中国成立后,他主政广东,把这块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1955年,他被授予元帅军衔,成了开国十大元帅之一。1978年到1983年,他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改革开放初期那会儿,他没少出力稳大局。1986年10月22日,他因心梗在北京去世,享年89岁,留下了一生的传奇。 在中国,丧礼上的座次可不是随便坐的,尤其是配偶的位置,那得讲究身份、关系和面子。叶剑英一生有六位妻子,虽然第一位包办婚姻的妻子情况不明,第二位危拱之已去世,但剩下的冯华、曾宪植、吴博、李刚四位都还健在。冯华是叶帅最早的妻子,生了长子叶选平;曾宪植出身名门,跟叶帅关系最深厚;吴博和李刚是晚年伴侣,各有各的份量。追悼会这么大的场合,谁坐哪儿,直接关系到尊重和公平,弄不好就是一场家庭风波。 筹备组头疼得不行。有人说按结婚顺序排,冯华最早,得坐前头;有人觉得曾宪植跟叶帅时间最长,地位特殊点;还有人提议干脆让叶选平代表家属,遗孀们别出场。可这些主意都不完美:按顺序排,后来的遗孀肯定不乐意;突出曾宪植,其他人又不服;不让遗孀到场吧,怕被人说不尊重传统。更麻烦的是,冯华80多岁了,身体不好,曾宪植远在湖南,来回折腾怕她吃不消。怎么办?总不能让追悼会还没开始就闹起来吧。 就在大家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聂荣臻元帅站出来说话了。他一句话,简单得让人愣住:“不让任何一位遗孀出席追悼会。”啥?不让她们来?这咋行?可聂帅接着解释:“叶帅是国家领导人,追悼会是公事,私人恩怨别掺和进来。让子女代表就够了,既合礼,又省事。”这话一出,筹备组的人全傻眼了,随即拍手叫好。这主意太妙了,既避开了座次争议,又照顾了遗孀的身体,还让追悼会回归了它该有的庄严。 1986年10月29日,叶剑英的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邓小平主持,胡耀邦念悼词,气氛肃穆得很。没有遗孀座次的麻烦事儿,焦点全在叶帅的功绩上。叶选平作为家属代表出席,事后他说:“父亲是国家的人,追悼会中央说了算,我们听安排。”这话一出,外界的猜测也没了。这场追悼会办得妥妥当当,成了对叶帅最好的纪念。1987年10月22日,他逝世一周年,骨灰安放在广州红花岗烈士陵园,算是尘埃落定。 叶剑英的儿女也没给他丢脸。长子叶选平后来当过广东省省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广东改革开放那会儿,他功劳不小,2019年去世,活了95岁。次子叶选宁在军界和商界混得风生水起,2016年走了。女儿叶向真当了导演,拍的片子影响挺大。还有个儿子叶选廉,商界混得也不错。叶家这帮后人,算是把老爹的革命精神接力下去了。 聂荣臻也不是省油的灯。1899年出生在重庆江津,他跟叶剑英一样是开国元帅,搞“两弹一星”那会儿,他是主心骨。1986年这场追悼会,他已经87岁了,还能这么冷静地出主意,可见脑子有多灵光。1992年5月14日,他在逝世,享年92岁。他的故居在重庆被改成纪念馆,叶剑英的故居在梅县也成了博物馆,两位老战友的故事一直被人念叨。
彭总本来确是想杀人立威的,毕竟四野横扫南中国以后,多少有点骄兵悍将的的意思,如果
【24评论】【8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