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时,曾透露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我和于凤至压根没感情,我不爱她,但我不敢惹她。因为,她的背后有强大靠山,就是我爹张作霖……” 记者递过话筒,他眯着眼,慢悠悠吐了句:“我和于凤至压根没感情,我不爱她,但我不敢惹她。 因为,她背后有我爹张作霖……”这话像风吹过奉天大帅府的旧瓦,掀起一地尘土。院子里的椰树晃悠,记者赶紧记笔记,张学良却摆摆手,点起根烟,眼神飘向远处。 奉天大帅府当年那叫一个气派,红灯笼挂满院子,佣人忙得脚不沾地。于凤至一身旗袍,站在客厅招呼宾客,嗓门不高,话却没人敢不听。她是张作霖挑的儿媳,家世硬,脾气更硬。 张学良穿着军装,陪她应酬,脸上笑呵呵,可手里的酒杯攥得死紧。晚上,俩人回了新房,于凤至忙着清点礼金,头也不抬。 张学良站在窗边,盯着院里的槐树,嘴里嘀咕:“这日子,过得跟戏似的。”于凤至瞥他一眼,淡淡说:“少帅,戏得唱好。”张学良没吱声,屋里安静得只剩烛火噼啪响。 戏园子里,赵四小姐一嗓子《牡丹亭》,唱得满场掌声。张学良坐在包厢,眼睛直勾勾盯着台上的她。散场后,他让人递了张请帖,约她喝茶。赵四小姐笑盈盈来了,俩人聊得忘了时辰。 可这事传到于凤至耳朵里,她坐在客厅,茶杯磕得叮当响。没多久,赵四小姐的爹登报闹了一出,逼得张学良把她接进奉天。 赵四小姐生了个儿子,府里下人都不敢大声喘气。于凤至没吵,饭桌上多夹了块肉给赵四小姐,笑得客气:“吃点,补补。”赵四小姐低头吃饭,手里的筷子却抖了抖。 张学良被关在重庆的院子里,日子苦得像嚼黄连。高墙围着,卫兵站得笔直,连只鸟都飞不进来。赵四小姐从香港赶来,提着篮子,里面装着烧焦的土豆和咸菜。她在院子里支起小灶,给张学良煮粥,烟熏得她直咳嗽。 张学良端着碗,喝得稀里哗啦,嘴里说:“这味儿,比奉天的厨子强。”赵四小姐白了他一眼,擦擦手,继续劈柴。 于凤至那会儿得了病,去了美国,寄来一摞银票和一封信,字迹工整,叮嘱他吃饭别挑食。张学良攥着信,抬头看看赵四小姐忙碌的背影,嘴里苦得说不出话。 自由后,张学良决定给赵四小姐名分,跟于凤至离了婚。于凤至从美国回来,在上海的旅馆见了张学良。 桌上摆着离婚协议,她瘦得像根竹竿,签字时手抖得厉害。签完,她推过一摞地契:“拿着吧。”张学良低头,没接。于凤至起身,走了两步,回头说:“保重。”门一关,她回了美国,床上放着张学良的旧照片,屋里空得像没人住过。
1936年12月25日下午,张学良亲送老蒋回南京,走前,老蒋对张学良说:“”汉卿
【5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