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的一天,江苏体委主任王范呆坐自家书桌前,提笔写下一封信。随即,他掏出随

纯情如雪 2025-04-30 13:21:14

1967年的一天,江苏体委主任王范呆坐自家书桌前,提笔写下一封信。随即,他掏出随身配枪,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嘴巴。伴随着一声枪响,鲜血四处飞溅,染红了墙壁,表明了1位老红军的革命气节。 1967年初的江苏,寒风刺骨,街头冷清。那一天,江苏体委主任王范独自坐在家中书桌前,手握一支笔,写下一封信。信纸上承载了他41年的革命人生——从枪林弹雨到监狱煎熬,再到田间劳作。可就在信写完的那一刻,他从口袋里掏出配枪,对准自己,扣下扳机,鲜血染红了墙壁。 王范,原名张廷溥,1905年6月16日生于江苏如东县一个贫苦佃农家庭。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吃不上饭是常事。1926年,经人介绍,他加入了共产党,从此一头扎进革命洪流。1928年,他参加了如皋五一农民起义,扛着枪跟乡亲们一起闹革命。1930年,红十四军散了,他跑去上海,干起了地下工作。那时候国民党到处抓人,他得躲在小巷子里偷偷摸摸搞组织,日子过得提心吊胆。1931年,他在上海第四路巡捕房弄了个秘密支部,天天忙着传消息、开会。结果,1932年4月,有人出卖了他。他被国民党抓住,扔进南京法庭,判了10年,罪名是“共党嫌疑”。 在中央军监狱里,他熬了整整5年,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才放出来。出狱后,他没歇着,直接去了延安,在中央党校学理论,还当过支部组织员。后来在陕甘宁边区,他干上了保卫工作,当副部长,天天盯着情报和地图。1940年代,他被调到东北,干过热河省公安副主任。1946年,他在林西带人扫荡土匪,一次就抓了300多个。 1949年,他负责北京的安全保卫,中央进城那会儿,他忙得脚不沾地。1950年代,他当过上海检察院的老大,案子审得特别认真。后来,1958年被下放到齐一公社,扛着锄头下地干活,跟社员们混得挺熟。1960年,他又回了上海,先管闵行区,后来当了江苏体委主任,忙着抓体育工作。 到了1967年,王范已经62岁,身体也不大好了。那时候正赶上乱七八糟的年头,他可能心里憋了太多东西。有一天,他坐在家里书桌前,拿出一张纸,开始写信。信里讲了他这辈子干了啥——上海地下党那会儿的惊险、监狱里的苦日子、公社田里的汗水,全都写进去了。写完后,他没多犹豫,从衣服里掏出配枪。 那把枪是他当年的老伙计,跟着他走过不少路。他把枪口对准自己嘴,果断扣了扳机。一声枪响,血溅了一墙,也结束了这个老红军的一生。他为啥这么干?有人说他是不堪那时候的压力,有人说是他觉得自己走不下去了。但具体原因,谁也说不清。那封信后来被收起来,成了他留给后人的最后交代。 王范死后,街坊邻居都被吓了一跳。家里人晚了几天才知道,把他的东西收拾好,那封信被小心收进一个铁盒子。官方那边反应慢了好几年。直到1978年4月20日,江苏省委才发了个通知,给他平了反,说他从如皋起义到北京保卫,功劳不小。南京还搞了个小仪式,挂了他的照片,算是给他正了名。 2021年,他女儿李永志在南京一个展览上讲过他,说他跟陶铸那些老伙计在监狱里结下的情谊挺深。如今,江苏的革命档案里还能查到他的名字,记着他这辈子没白干。 王范这人,活得硬气,走得也决绝。他41年都在给革命卖命,从没喊过苦。可最后那一下,又让人觉得有点想不通。一个老红军,扛过枪、坐过牢、种过地,怎么就把自己逼到这份儿上?有人说他这是革命气节,宁死不屈;也有人觉得他是被逼得没办法了,选了条绝路。

0 阅读: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