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大文豪徐志摩的孙子与孙女在纽约。四兄妹都成为美国响当当的人物。 你听过徐志摩那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吗?这位民国大文豪,用诗意点燃了无数人的心。可你知道吗,他的孙子孙女们,远在美国的纽约,也闯出了一片天。1962年,徐志摩的四个孙辈齐聚纽约,他们后来在各自领域成了响当当的人物。 徐志摩,1897年生于浙江海宁,家里条件优越,从小就展现出文学天赋。1918年,他赴美留学,后转到英国剑桥大学,写下了《再别康桥》这样的经典。1931年,他因飞机失事去世,年仅34岁,留下妻子张幼仪和儿子徐积锴。张幼仪是个了不起的女人,独自撑起家庭,把徐积锴培养成人。徐积锴后来移居美国,生下四个儿女——徐善、徐稘、徐放、徐行。这四兄妹,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1962年,徐积锴的四个儿女在纽约聚首。那时的纽约,是个充满机会的大熔炉。四兄妹带着家族的才华和韧性,开始了他们的美国之旅。他们不仅继承了徐志摩的才情,还在各自领域闯出一番事业,成了美国社会的佼佼者。接下来,咱们就挨个看看他们的故事。 徐善是四兄妹中的老大,生于1945年。他从小对机械和科学感兴趣,后来在康奈尔大学拿下工程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加入美国宇航局,参与了多个航天项目,成为技术领域的翘楚。徐善不光在事业上厉害,晚年还致力于家族文化传承。他整理了徐志摩的诗稿和信件,2020年回到海宁故居,捐出一批珍贵档案,让后人能更了解这位大文豪。 徐稘,1947年出生,是个典型的学霸。她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后,进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担任亚洲部研究员。她研究东方文学和艺术,还修复了徐志摩的《康桥日记》手稿,编了《徐志摩英文书信集》。徐稘用自己的专业,把祖父的文学遗产带到国际舞台,让更多人感受到他的才华。 徐放,1949年出生,是个技术与人文兼备的人。她在硅谷工作时,参与开发了首款中文文字处理软件,推动了中文在数字时代的传播。后来,她转了个大弯,在科罗拉多州创办了“东西方冥想中心”,推广禅修和心灵平静。徐放的选择,既是个人追求,也是对家族精神的一种延续——从浪漫到内省,她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了徐志摩的诗意。 徐行,1953年出生,是四兄妹里最小的。她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当教授,研究神经生物学,成果斐然。徐行不仅学术上出色,还特别重视家族传承。她保存了徐志摩在剑桥的学生证原件,2021年推动了剑桥徐志摩纪念花园的扩建。这份对祖父的纪念,透着她对家族根脉的深情。 四兄妹的成就,横跨工程、文学、IT和科学,看似各不相同,却有个共同点——他们都带着徐志摩家族的才华和韧性。他们在美国闯出一片天,不光是个人的成功,更是对家族文化的延续。徐善守护文献,徐稘传播文学,徐放探索内心,徐行致敬根源——这家人,用行动证明了才华和精神的传承,能跨越时间和空间。
1962年,大文豪徐志摩的孙子与孙女在纽约。四兄妹都成为美国响当当的人物。 你听
只言片语里
2025-04-30 13:16:43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