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捡钱有什么区别!”4月27日,浙江瑞安,一位99年女孩一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日销售额达到6000-7000元,仅仅用了6年时间,就在当地市中心买了一套房和一辆豪车,但是每天却只能睡几个小时,网友:不管干啥,都得努力才能致富啊! 2025年4月27日凌晨4点,浙江瑞安的夜市路灯还泛着冷光,王雨桐的闹钟准时响起。 这个99年的女孩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对着镜子拍了拍脸颊——过去6年,她每天只睡4个小时,眼下的乌青像两枚褪色的勋章,记录着从摆地摊到坐拥5个摊位的创业路。 2018年深秋,刚从职高毕业的王雨桐蹲在商城门口,面前铺着2米见方的塑料布,摆着10件从义乌批来的围巾。 第一个月她赚了870元,却在暴雨中淋湿了三分之二的货物。 "那天蹲在地上捡围巾,指甲缝里全是泥,突然觉得连哭的时间都没有。"她指着摊位上的LED灯箱,"后来攒钱买了这个,哪怕下刀子,客人也能看见我的摊。" 创业初期的艰辛藏在无数细节里:为了拿到最低批发价,她每周坐3小时大巴去义乌,凌晨5点在批发市场跑断腿;冬天摆摊戴三层手套,手指还是被冻疮裂开口子;曾因占了商铺门口10厘米的位置,被店主掀翻货架。 但她记住了每个熟客的喜好——穿红大衣的阿姨喜欢羊绒围巾,带孩子的妈妈总买卡通发卡,这些细节让她的回头客越来越多。 2020年生意最困难时,王雨桐在摊位前支起直播支架,对着手机叫卖冬季新款。 这场持续12小时的直播意外带来3000元销售额,让她敏锐捕捉到线上线下结合的商机。 她开始招收学员,把选品技巧、客户沟通甚至摆摊时的站姿手势都编成教材:"比如递围巾时要掌心向上,让客人感受到尊重。" 随着学员数量增加,她的摊位从1个扩展到5个,每个摊位有明确分工:1号摊主打爆款引流,2号摊卖高毛利饰品,3号摊做直播专属优惠。 最忙的时候,她在5个摊位间来回跑,微信步数单日突破4万,磨坏的运动鞋堆成小山。 2023年夏天,她用6年攒下的200万元,在市中心买下90平米的房子,车库里停着新买的宝马X3——车钥匙上,还挂着第一个摊位的塑料布碎片。 每晚12点收摊后,王雨桐都会在摊位角落吃一碗泡面。 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面前摆着当天的销售账本:4月27日,5个摊位总销售额7218元,学员培训费到账3800元。 这样的收入让网友惊叹"摆摊月入十万",却鲜有人知道她为此付出的代价,因为长期弯腰摆摊,25岁的她患上腰椎间盘突出,为了盯供应链,曾在40℃高温下中暑晕倒。 同类草根起家,创业打拼的人中,成都"冰粉西施"李芳用3年开起两家门店,却因原材料涨价被迫转型;广州夜市摊主陈师傅坚守10年,仍在为摊位续租发愁。 王雨桐的成功像一面镜子,照出摆摊经济的两极:有人在城管与客流间艰难求生,有人凭借商业嗅觉和极致勤奋突出重围。 当王雨桐在学员群分享"年入百万经验"时,评论区总有人问:"普通人能复制吗?" 她摸着摊位上磨出包浆的计算器笑了:"我数过,每天要说1200句话,要记住300个客户的喜好,要在暴雨里抢救货物,这些苦不是每个人都能吃。" 这个99年女孩的故事,撕开了财富密码的表象,摆摊月入十万的背后,是6年如一日的凌晨四点,是刻进骨髓的商业敏感度,更是对每个细节的极致把控。 网友担心的健康透支、收入不稳定,确实是摆摊经济的现实困境,但王雨桐的经历证明:在烟火人间里,永远不缺逆袭的故事,缺的是把每个日子都过成奋斗注脚的勇气。 或许,正如媒体人所言: "生命从来不是公平的,得到多少,便要靠那个多少做到最好,努力的人值得被看见。"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中均使用化名) 创作来源:海报新闻
浙江台州高速上,车祸追尾起火,然后现场有爆炸声,遗憾的是人没有出来,估计是不知是
【1评论】【6点赞】
Sky Chen
典型的骗子公司,打造人设,流量跟进,骗人钱财
至死是少年 回复 04-30 15:18
赚的不就是收徒的钱
张三疯
打造人设,靠流量卖课忽悠人缴费
杰杰
傻子才去学,要是有真正赚到钱路子谁会传出?嫌竞争对手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