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2月13日,毛主席亲自主持春节座谈会。会上,毛主席说:“对溥仪,你们可要好好地团结他,他和光绪都曾是我们的顶头上司,我们都做过他的老百姓哩!我听说溥仪生活过得不太好,每个月只有180多元的工资,是不是有点儿少了?” 1964年春节前夕,毛主席在中央政府的一次座谈会上突然提起溥仪:"对溥仪,你们可要好好地团结他,他和光绪都曾是我们的顶头上司,我们都做过他的老百姓哩!我听说溥仪生活过得不太好,每个月只有180多元的工资,是不是有点儿少了?"随后,毛主席转向章士钊,说道:"我想拿点稿费资助他,你帮我转交给他,改善改善生活。"章士钊困惑地回应:"主席,不用了吧,他们家也还过得去。"毛主席笑着说:"哎呀,人家是皇帝嘛。" 这一幕看似简单的关怀,背后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要理解毛主席为何如此关心这位末代皇帝,我们需要回溯到溥仪的过往。 1909年,年仅三岁的溥仪被选为皇帝,改年号为"宣统"。然而好景不长,辛亥革命后,溥仪被迫第一次退位。几年后,张勋复辟失败,溥仪又一次离开皇位。随后在伪满洲国充当日本傀儡的溥仪,在二战结束后被苏联红军逮捕,最终移交给了新中国政府。 1950年,当许多人预料溥仪将被严厉处置时,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却将他送往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教育改造。毛主席在1956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表示:"什么样的人不能杀?溥仪、康泽这样的人就不能杀,不杀他们,不是他们没有罪行,而是杀了他们十分不利。" 这种处理方式与历史上和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想想俄国十月革命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赶尽杀绝的命运。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溥仪不仅获得了生的机会,还有了重新做人的可能。 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溥仪接受了系统的思想教育和劳动改造。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并动笔写下《我的前半生》,记录自己从皇帝到战犯的经历。随着思想的逐渐转变,溥仪对新中国有了新的认识。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毛主席提议特赦一批已经改恶从善的战犯。当时毛主席说:"要赦,就先赦'皇帝',共产党有这个气魄!"于是,溥仪成为首批特赦的战犯,编号001。 特赦后的溥仪开始了崭新的生活。1959年12月14日,获得自由仅10天的溥仪就被周恩来接见了。这次会面中,周总理亲切地与溥仪交谈,当溥仪不断提及自己的过错时,周总理温和地说:"你过去已经检讨得很多,不要再检讨了,有时间可以写写回忆录嘛,为后人留下点什么。"这句话让紧张的溥仪放松下来,也为他指明了方向。 周恩来对溥仪的关心不止于此。1960年1月,他在政协礼堂宴请了整个爱新觉罗家族。席间,周总理注意到溥仪的叔叔载涛坐在侧面,便笑着说:"你是叔叔,怎么不敢和他平着坐啊?"载涛这才坐到了溥仪身边。周总理还特意提醒溥仪:"你这几年是进步了,但不能说巩固。现在环境变了,要注意思想不滑坡。" 在溥仪的工作安排上,周总理也费尽心思。当溥仪表示想当大夫时,周总理笑着回应:"你只会改一改药方,试试体温,你做大夫不行,会治死人的。"最终,在周总理的安排下,溥仪来到北京植物园劳动,通过实践接触社会,了解人民。 1961年除夕,周总理第三次宴请爱新觉罗家族,这次比前两次更为热闹,连刚特赦的溥杰和病愈的四妹韫娴都参加了。周总理和邓颖超夫人亲自给每位客人斟茶倒水,谈话间还特意安排了韫娴的工作:"应该考虑给她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不久后,北京市民政局就把韫娴安排到一家专门照顾少数民族就业的塑料厂工作。 1962年初,在周总理向毛主席汇报了溥仪情况后,毛主席决定亲自接见溥仪。在中南海颐年堂,毛主席设家宴招待溥仪,并请来章世钊、程潜等四位乡亲作陪。当溥仪进入房间时,毛主席起身相迎,风趣地说:"他是宣统皇帝嘛,我们都曾是他的臣民,难道不是顶头上司?"这番话让局促的溥仪放松了许多。 席间,毛主席关心地询问溥仪的生活起居和身体状况,还评价了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但是没耐心看完,你把自己写得太坏了,我看着不像是传记,更像是一本忏悔录,你不要这样,这都是历史造成的。"毛主席还关心溥仪的婚姻问题:"你的婚姻问题要慎重考虑,不能马马虎虎。要找一个合适的,因为这是后半生的事,要成立一个家。" 这次谈话对溥仪影响很大,他将与毛主席的合影珍藏在床头,并严格按照毛主席的建议慎重对待婚姻问题。1962年,54岁的溥仪经过认真考虑,与护士李淑贤结为伉俪。
1956年,毛主席在怀仁堂看戏,突然停下来问周恩来一句:“恩来,刘嫂子在哪?”在
【8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