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张宗昌带母亲赴宴,母亲没见过荔枝,连壳吃下,成了众人的笑柄。不久,张宗昌请客,把上次赴宴的宾朋全叫来,让母亲一雪前耻。 张宗昌,1881年生于山东掖县一个穷苦人家。父亲是个好赌的剃头匠,母亲侯拴妮靠乞讨拉扯他长大。小时候的苦日子让他对母亲格外孝顺。后来,他投身军旅,靠着一身蛮力和几分运气,在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中崭露头角。到了1925年,他已经是山东的军政大权在握的人物,手下兵多将广,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阔气。可他母亲还是那个乡下老太太,没见过啥大世面。 那年,张宗昌受邀参加一个军阀的宴会,通知上写着能带家属。他想着让母亲出来开开眼界,就把她带上了。宴会办得挺排场,来的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席间端上来一盘荔枝,这玩意儿在北方不常见,算是稀罕货。那些军阀太太们早就习惯了这种场面,剥得熟练,吃得优雅。可侯拴妮哪见过这个?她拿起一颗荔枝,看都没看就塞嘴里,连壳咬下去。结果可想而知,壳硬得硌牙,果汁呛得她咳嗽,周围的人憋不住笑出声,有人还小声嘀咕几句。张宗昌当时没吭声,但这事儿他记下了。 张宗昌是个护短的人,尤其在母亲这事儿上。他回到府里,没责怪母亲一句,反倒找来厨子,问清楚荔枝是怎么回事。之后,他让人做了些特别的“荔枝”——外面裹着糖壳,里面塞上荔枝果肉,看着跟真的没啥两样。一周后,他办了个更大的宴会,把上次那帮人都请来了。宴会进行到一半,甜点上桌,一盘“荔枝”摆在众人面前。那些宾客想着显摆自己的见识,拿起就剥,结果糖壳黏手,根本剥不开,有的还学着侯拴妮的样子直接咬,弄得满嘴糖渣。侯拴妮也在场,看见这场景,乐了。这下轮到那些人尴尬,张宗昌用这招给母亲出了气。 这事儿传开后,有人夸张宗昌聪明,有人说他小心眼。不过,这也确实挺符合他的性格。他在山东当督办时,手腕硬得很。对付敌人,他从不手软,镇压起义、杀反对派,眼都不眨一下。他还靠鸦片生意捞钱,生活奢靡得离谱,据说光姨太太就有几十个。但另一方面,他对手下也不薄,打仗赢了就大把撒钱,部下都说他够义气。 可好景不长。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张宗昌的势力撑不住了,一路败退,最后跑去了日本避风头。1932年,他觉得风头过了,想回山东卷土重来,结果刚到济南就被刺杀了,51岁就这么没了。他这一生,争议不断,有人说他是个土匪出身的军阀,有人觉得他多少还有点人情味。荔枝这事儿,算是他留下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故事。 说到那时候的军阀乱局,其实挺乱的。民国初年,国家四分五裂,各路军阀占山为王,打来打去。张宗昌能爬到山东督办的位置,除了会打仗,还靠着跟其他军阀结盟,混得风生水起。但他治下的山东,老百姓日子不好过,税收重,治安差,鸦片泛滥。他在位时,山东的经济也没啥起色,反倒因为他的铺张浪费,财政越来越吃紧。 荔枝事件虽然是个小插曲,但也反映出张宗昌的为人。他不是啥好人,但对母亲的那份心是真的。这种事搁在普通人身上,可能也就是个笑话,可他偏要弄得这么大张旗鼓,非得让那些笑话他母亲的人也丢回脸不可。这份护犊子的劲儿,多少有点接地气。
彭总本来确是想杀人立威的,毕竟四野横扫南中国以后,多少有点骄兵悍将的的意思,如果
【22评论】【8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