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毛主席为什么喜欢华国锋?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华国锋会做群众工作! (信息来源:光明网2012.2.1毛泽东为何选择华国锋接班) 华国锋,一个从贫苦家庭走出来的普通人,最终却成为了掌握国家命运的领导者,他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并非一开始就光芒万丈,而是从最基层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直至权力之巅,成为共和国的领袖,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着他完成了这一转变,他又为何能得到毛泽东的青睐? 1938年,国家正面临着空前危机,中华民族的命运岌岌可危,青年苏铸毅然放弃学业,投身军旅,并改名为华国锋,这个名字寄托了他立志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的强烈愿望,他加入了牺盟会交城抗日游击队,随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走上了一条充满挑战的革命道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华国锋跟随解放大军来到湖南湘阴县,担任县委书记,从此开始了他在基层的工作和奉献,刚到湘阴,华国锋肩上担子很重,那时候湖南刚解放,老百姓对新来的政府不熟悉,有些人甚至不太接受,不少干部下乡工作都觉得很难。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华国锋认真思考后,给下乡的干部定了三条规矩,听起来简单,其实很有意义,第一条,去老乡家,凳子上有灰也不要掸一下就坐,第二条,老乡做饭的时候,要主动帮忙烧火,第三条,吃饭的时候要跟老乡们好好聊天,不能闷头吃饭不说话。 这三条规定不仅仅是行为守则,更是华国锋对“群众路线”的深入思考和运用,他希望领导干部能够放下架子,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和大家心连心,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行动,让干部们获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工作也能更好地推进,湘阴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相比之下,其他地方的干部下乡工作常常遇到阻碍,而华国锋同志的工作却截然不同,这充分显示了他出色的群众工作水平。 1951年,华国锋来到毛泽东的故乡湘潭,担任湘潭县委书记,开始了他服务家乡人民的历程,他仍然保持着在基层工作的踏实作风,认真负责地为老百姓办事,他十分关心农业发展,努力促进农村合作化的进行,早在1950年秋天,他就引导成立了湘潭地区最早的互助组之一,这就是刘正春互助组。 1955年,华国锋在长沙首次与毛泽东见面,此前,毛泽东从家乡的亲戚朋友口中了解到湘潭县委书记华国锋工作认真负责,因此特别安排了这次会见,在汇报关于洞庭湖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时,华国锋表现得非常镇定,回答问题也很流畅清晰,这让毛泽东对他印象深刻。 1957年,华国锋调到湖南,负责省委的统战工作,当上了统战部长,过了两年,他又升任副省长,有了更多机会接近毛泽东,毛泽东每年都要回湖南看看,和家乡的民主人士聊聊,华国锋就负责把这些活动安排妥当。 跟毛泽东多次接触之后,华国锋那种认真做事、注重实际的工作态度,让毛泽东更加欣赏他,1959年庐山会议结束,湖南省委进行了调整,毛泽东点名让华国锋担任省委常委和书记处书记,这说明毛泽东对他非常器重。 1963年,毛泽东回湖南老家视察工作,听取当地官员汇报情况,其他干部可能想着报喜不报忧,粉饰太平,但当时的领导干部华国锋却选择实话实说,没有隐瞒问题,他直接向毛泽东汇报了“大跃进”给农业带来的严重破坏,毫不避讳地说现在大家都营养不良,耕牛也变得瘦弱,土地也变得贫瘠了,毛泽东欣赏华国锋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之后多次称赞他是个“老实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文革”那段特殊时期,华国锋还曾经被一些造反派秘密抓起来关押过。 话说当年,华国锋同志曾经被“请”去接受调查,情况比较复杂,周恩来总理非常关心,多次亲自打电话过问情况、协调解决,态度很坚决,就是要保证华国锋同志的安全,尽快让他恢复工作,这从侧面也反映出,毛泽东主席对华国锋同志非常看重,把他当作重点培养的对象来保护。 时间再往前推,1971年的时候,毛泽东主席在武汉专门和华国锋同志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谈话,在谈话中,毛主席直接点明华国锋同志的特点,说他“满脑子都是农业”,同时也提醒他,要注意关注路线斗争的问题,要提高政治觉悟,不仅如此,毛主席还让华国锋同志兼任了广州军区政委这个重要职务,足见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在“九一三”事件发生之前,华国锋接受毛泽东的指示,负责向毛泽东汇报南巡讲话的具体内容,由于这次汇报,周恩来得以提前了解到毛泽东的想法和安排,事件发生之后,周恩来对华国锋的信任度大大增加,华国锋的政治地位也因此更加稳固。 到了1973年,华国锋被选举为政治局委员,这标志着他正式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层,1976年,在毛泽东的建议下,华国锋成为了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同时还担任了国务院总理的职务。
[太阳]毛主席为什么喜欢华国锋?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华国锋会做群众工作! (信
醉卧桃花林间
2025-04-29 16:23:08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