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刘湘当上了四川省主席,妻子周氏觉得跟丈夫差距太大,没办法陪他在官场沉

趣叭叭 2025-04-29 15:21:05

1935年,刘湘当上了四川省主席,妻子周氏觉得跟丈夫差距太大,没办法陪他在官场沉浮,就让他娶个有才学的姨太太,自己在老家照顾婆婆。谁料刘湘不但没这么做,还把她跟母亲一起接到自己身边生活!

其实刘湘的母亲早就看不惯这个相貌丑陋,没有才能的儿媳妇,还在家乡的时候,就曾经让小儿子将这大嫂推到河里,回头让儿子再娶个高门大户的女子为妻,毕竟儿子成了有权有势的人。

没想到她小儿子不敢朝大嫂下手,转眼就告诉了大哥刘湘。刘湘一听,急忙假称找大师算过命,说周氏旺夫。母亲觉得儿子不断升职,是有些道理,才不再嫌弃周氏。

周氏是农民出身,自小和刘湘认识,也算青梅竹马。虽然没有受过教育,但她勤劳能干,十分贤惠。对待婆母的刁难从不抱怨,反而尽心尽力地伺候。

刘湘在家乡领导军队战斗,周氏就在家照顾婆母孩子,还为刘湘送去衣物和粮食,刘湘常常不顾家里,周氏从没有埋怨。

在刘湘最艰难的时刻,周氏为他付出很多,有时也不惧生死,跟随他东征西战,在他受伤时忙前忙后的照顾他,刘湘对她又感激又敬重。

1935年,作为川省最大的军阀,,蒋介石拉拢刘湘,为稳定四川,升刘湘为川省主席。

周氏有自知之明,自己没有文化,无法融入军官太太的交际之中,既帮不上刘湘又给他丢人,于是劝说他讨一个有见识、有身份的姨太太去和外人交际。

刘湘拒绝了,他表示周氏就是他的贤内助,他不觉得周氏丢人,他将母亲和周氏接到身边,让周氏不要害怕给他丢人,周氏没有名字,刘湘请了一位算命先生结合周氏的生辰八字取名“玉书”。

但刘湘在四川大名远播因为字“甫澄”,人们都恭敬地叫他“甫公”,叫周氏“甫婆”,正经大名“周玉书”反而没有多少人叫。

周玉书来到成都,生活简朴,凡事都亲力亲为,和其他打牌看戏的军官太太完全不一样,不少人都称赞她。她还将刘湘给她的钱全部积攒起来,买房买地,为家里积攒下不少家业。

担心自己拖累刘湘,周玉书努力学习,她得知刘湘曾出资创立重庆大学,她知道刘湘关注教育事业,便也学着去参与公益事业,关心民生。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刘湘立刻向蒋介石请缨,出兵抗击日军,接连两次请缨出战,同时号召全国共同抗日,与日军决一死战,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等人到他的住处,对他的深明大义多加赞誉。

本就多病缠身的刘湘不顾众人劝阻,率兵抗击正由金山登陆向内陆发起侵略日军,周玉书在他临行前,为他收拾行李,并承诺她会照顾好家人,让他一定要保重自己。

1937年底,战斗中的刘湘胃病复发,大口地呕出血来陷入昏迷。经过辗转两家医院,终于苏醒,没过几天,又带病继续指挥战斗。

1938年,刘湘在汉口逝世,临终前留下遗嘱,一句都没有提到自己的私事,而是嘱托他带领的川军“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这成为川军的口号,展示了川军抗战的决心。

周玉书得知丈夫的逝世,悲痛万分之余前往料理后事。她向蒋介石提出要求,为丈夫争取合理补偿。

蒋介石再三斟酌下,将刘湘的墓依照中山陵修建,将刘湘的两个儿子给予少将军衔,这个精明的女人为刘湘及家人,争取到最大利益。

秉持着刘湘生前的意志,周玉书创办了甫澄中学,让后世都能铭记怀念刘湘的功绩。她利用自己积累的知识和手段,凡是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有涉及,在川省号称“女财神”。

周玉书用这些钱给予家人做好的生活,并且热衷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直至49年国军溃逃,她跟随大军南下。

周玉书没有再嫁,将孩子抚养成才后,跟随孩子们去文莱定居,过着安详的晚年生活。

1972年,周玉书逝世,她的骨灰被送回四川,与她的丈夫刘湘合葬,两个人再次团圆了。

0 阅读:66
趣叭叭

趣叭叭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