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鲁迅避孕失败,儿子出生了。一直想丁克的他,看到儿子第一眼,忍不住撇嘴说:“臭小子,怪不得如此可恶。” 1929年的上海,租界的灯火映照着动荡的年代,谁能想到,一代文学巨匠鲁迅,竟会在这秋风萧瑟中迎来人生最大的意外?一直坚持丁克的他,因一次避孕失误,儿子周海婴呱呱坠地。初见这个瘦弱的小生命,他嘴上嘀咕着“臭小子,怪不得如此可恶”,眼神却藏不住柔情。 我国文学史上,鲁迅是个绕不过的名字。1881年,他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书香门第,早年在三味书屋读私塾,后来到南京求学,1898年进了江南水师学堂。1902年,他东渡日本,本想学医救人,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目睹国人麻木,毅然弃医从文。他的《呐喊》《彷徨》用犀利的笔锋刺破社会黑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锋。鲁迅一生都在为唤醒国民奔走,他的文字接地气又深刻,至今读来仍让人拍案叫绝。可就是这么一位硬汉,却在1929年被一个小生命彻底改变了生活轨迹。 鲁迅和许广平的缘分,始于1920年代。许广平1898年出生在广州西关一个名门之家,祖父是清廷重臣。她1918年进了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就展现了进步思想。1922年,她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成了鲁迅的学生。师生情谊渐渐升温,1927年两人相恋,在上海开始了同居生活。鲁迅和原配朱安的婚姻有名无实,和许广平的结合才让他有了真正的情感归宿。两人原本计划过二人世界,享受无儿无女的清净日子,毕竟那是个战乱频仍的年代,鲁迅觉得生孩子只会徒增苦难。 可世事难料,1929年,避孕失败打破了他们的计划。许广平怀孕时,鲁迅正在书房改稿子,听到消息,手里的笔停了片刻。他点燃一支烟,吐出一口烟雾,给朋友写信时忍不住吐槽:“本想无后顾之忧,谁知稍不留神就有了孩子。想生的求不来,不想要的偏偏来了,世事真是苦恼。”9月27日,周海婴在上海福民医院出生。生产过程不太顺利,医生问保大人还是保孩子,鲁迅毫不犹豫地说保大人。好在最后母子平安。小海婴出生时瘦得可怜,哭声都弱,鲁迅看着他,撇撇嘴说了那句“臭小子,怪不得如此可恶”,语气里却满是疼爱。 从那天起,鲁迅的生活彻底变了样。他和许广平都是新手爸妈,完全没经验,只能靠着育儿书摸索。书上说每三小时喂一次奶,他们照做,可海婴还是长得慢。医生一查,说是营养不够,鲁迅无奈地笑笑:“书本也不全靠谱。”后来他干脆抱着孩子边走边喂,嘴里还哼着自编的小调。小海婴长大点后好奇心爆棚,家里的闹钟、收音机都被他拆了个遍。鲁迅非但不生气,还买了工具箱让他折腾,自己在一旁抽着烟看热闹,偶尔指点几句。 孩子生病时,鲁迅整夜守着,手拿体温计,眉头紧锁;哄睡时,他低声哼童谣,耐心得让人意外。他在信里常跟朋友聊海婴的成长,学会走路、开口说话、爱拆玩具,字里行间满是当爹的骄傲。可惜好景不长,1936年,鲁迅因肺结核去世,年仅55岁,海婴才7岁。他走得太早,没能看着儿子长大成人,但那几年,他用尽全力给了海婴一个温暖的童年。 许广平扛起了独自养育的重担。她一边整理鲁迅遗稿,一边教导海婴要继承父亲的正直和担当。海婴没让父母失望,1952年考进北京大学物理系,专攻无线电,后来在广播电视领域干得风生水起,最高当到了副部长。他还喜欢摄影,拍了两万多张照片,晚年写了《鲁迅与我七十年》,记录父亲的点滴。他一直参与鲁迅纪念工作,直到2011年去世,享年81岁。许广平也在教育和政治岗位上奋斗,1968年去世。海婴的成就,既是对父母的回报,也是对鲁迅未竟事业的延续。 鲁迅和周海婴的故事,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段佳话。鲁迅用笔唤醒国民,海婴用科学报效国家,两代人各有各的战场,却都为我国的进步添砖加瓦。那句“臭小子,怪不得如此可恶”,从最初的嗔怪,变成了鲁迅晚年最温馨的回忆。海婴的到来虽是意外,却让这位文学斗士多了份人间的烟火气。他俩的父子情,不光感人,还让人看到时代变迁里家庭的韧性。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10评论】【5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