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微服在吃豆腐脑,摊主是一位小姑娘,边卖豆腐脑,边唱着鸣冤的小曲儿。康熙十分同情姑娘的遭遇,给了姑娘一锭银子。姑娘一看太贵重又还了回去。就在这时过来一位书生伸手一拂,把那锭银子揣在了袖子里,康熙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有那么一天早上,康熙换了身行头,溜达到一个街边小摊前。摊主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名叫锁儿,长得挺水灵,可脸上老挂着愁容。她一边招呼着豆腐脑,一边哼着个喊冤的小调,那声音跟哭似的,还挺好听,把路过的行人都给吸引住了。康熙一听,心里那个不忍啊,摸出一锭银子就要给锁儿。锁儿连连摆手:“大爷,您这也太客气了,我这小本生意哪敢收您这么多钱。”话音未落,旁边窜出个书生,手一挥,银子就进了他袖子里,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康熙看在眼里,心里直叹气。 康熙多问了几句,这才知道锁儿是为了进京申冤,家里穷得叮当响,连打官司的钱都没有,只能靠卖豆腐脑糊口。手里那封推荐信原本是伍次友写给周培公的,结果到了锁儿手里,背面还密密麻麻写着歌词呢。原来啊,那个穷书生周培公看锁儿可怜,经常帮她一把,还给她写词谱曲,让她借着歌声表达心情,赚点同情心。康熙爷又聊起了周培公,巧了嘛这不是,李文山那小子溜达过来了。他穿得跟新郎官似的,说是来京城考试的,可一提到周培公,那张嘴就跟吃了辣椒似的,一个劲儿地说人家狂妄,连皇上名讳都不懂得避讳,结果考试落榜了呗。康熙一听,就随便问问李文山认不认识周培公,这家伙跟中了彩票似的,得意洋洋地说自己跟大官明珠认识,还打包票说自己肯定能考上。 可康熙爷把科举作弊那点事儿一说,李文山这家伙还不知好歹,跟康熙爷顶起嘴来了。康熙爷火了,直接开怼:“就你这座‘文山’,我看是得落个‘孙山’的名头喽!”说完,康熙爷甩手就走,找周培公去了。俩人一见如故,康熙爷被周培公的正直和才华征服了,亮出了自己的皇帝身份。周培公一听,立马磕头谢恩,说要给国家卖命。 康熙爷回宫后,把贪腐的官员收拾了一顿,取消了李文山的考试资格,还派人护送锁儿回家,给她平了冤屈。这一趟便装出巡,康熙爷不仅查清了科举考试的黑幕,还找到了忠心耿耿的大臣和将领,真是一石三鸟啊!
1722年,68岁康熙临终时,拉着雍正的手说:“朕把皇位传给你,但你要答应朕3个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