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搅屎棍? 偶然刷到一个视频,孩子家长被老师训,说他孩子是班级里的搅屎棍。 孩子回嘴道:说我是搅屎棍,那他们都是啥? 看完把我笑的不行。 这就引出了一个话题,什么是搅屎棍?它又为什么要搅屎? 这就要牵扯到农家肥的问题了。 有句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在过去没有化肥的时候,农家肥是农地种植的唯一肥料。 六七十年代,农民或下过乡当过知青,包括我们那时上小学,但每周都有农业课的城里小孩,在秋末冬初,都是要参加沤制农家肥,或称堆肥的劳动的。 具体做法就是,用田园土或下房土,在田间地头围一个圈,然后将捡拾的落叶和地里的杂草,秸秆等放在围好的圈里,然后就是到各个地方的旱厕,去车拉或肩挑人粪尿,讲这些人粪尿均匀的泼洒在圈里的杂草和落叶上,然后再将土覆盖,覆盖时抓一小捆麦秸杆插入入里,作为通气孔,以防杂草和人粪尿发酵时热量过高,冲开覆盖的外层土壤,造成流失,也防止过多的雨水进入,影响肥效。 那么,为什么要沤肥呢,这个沤,其实指的就是发酵,因为未彻底发酵的粪便是不能直接作用于农作物的,如直接浇撒在农作物或其周围,它在发酵时产生的热量,会将农作物的根系或苗子直接烧死。 还有就是,在旱厕的粪坑中积攒的粪便,如长时间未掏,粪便也会自然发酵,但发酵的过程中,粪坑表面与空气作用,会很容易的凝结,形成一层厚厚的覆盖物,这层覆盖物隔绝了空气,容易导致下面的粪便发酵不全,所以隔段时间,就得有人用一根长棍子,把粪坑表面的这层覆盖物挑开捣散,以促使粪便能够均匀的发酵,那么,这根棍子就有了一个专用名称:搅屎棍。 这就是搅屎棍的由来,后来,根据其特性,它成为了一个专用的贬义词,以此形容一些喜欢搬弄是非、借机制造混乱的人,也形容一些认知层次低,理解力差,但却喜欢胡搅蛮缠,你说东,他非要扯西的网络喷子。
老师,不要让我家孩子晒到太阳了
【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