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超话] 制造业巨头的研发投入与净利润:探索企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制造业巨头们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2024年,比亚迪、宁德时代、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这四家公司凭借超300亿的净利润,成为国内制造业的佼佼者。而在它们成功的背后,高额的研发投入发挥着关键作用。
比亚迪作为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2024年研发投入高达532亿。汽车行业技术更新换代迅速,从新能源电池技术到智能驾驶系统,每一次的技术突破都可能改变市场格局。比亚迪深知这一点,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这使得其在电池技术上不断创新,刀片电池的推出,以高安全性、长寿命等优势,不仅应用于自家车型,还获得众多其他车企的青睐,巩固了其在电池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在智能驾驶算法、传感器技术等方面,比亚迪也在不断深耕,推动自身产品的智能化升级 。
宁德时代专注于电池领域,2024年研发投入为186亿。过去十年间,其累计研发投入更是超过700亿元。电池技术的研发是宁德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发布会上,宁德时代推出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骁遥双核电池以及钠离子电池等多款重磅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宁德时代过去五年的研发总投入甚至超过了行业内其他主要竞争对手的总和。巨额的研发投入,让宁德时代在电池技术上始终保持领先,引领行业发展。
美的集团作为世界500强科技集团,在2024年投入162亿用于研发。美的以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加强研发投入与机制创新,在智能家居、核心零部件、人形机器人等多个ToC与ToB产业的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美的不断完善“2+4+N”全球研发网络,在全球拥有38个研发中心,拥有研发人员超23000人,其中硕博员工超7000人。2024年美的新增全球授权专利量超过1.1万件,累计参与制订或修订技术标准超过2100项。美的还负责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一个国际标准化工作组,并在广东省标准突出贡献奖评选中荣获“标准化组织奖和标准项目奖” 。美的对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投入也在不断加大,预计5月将有人形机器人进入荆州洗衣机工厂,用于设备巡检、零部件检测和简单装配任务等场景。
格力电器2024年研发投入为69亿。尽管在营收上有所下滑,但归母净利润逆势增长,这离不开其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格力推出空调节能AI芯片及磁悬浮压缩机,巩固技术壁垒,32位系列MCU芯片年用量超过4000万颗;功率半导体芯片年用量超过3000万颗;AIoT SoC智能芯片大幅提高了空调的节能效率。格力累计申请集成电路专利738项,授权255项,技术转化效率显著提升 。
从这四家公司可以看出,要保持产品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以及探寻新的产品和技术,研发投入必不可少。不过,由于所处行业不同,研发投入也存在很大差异。比亚迪所处的汽车行业,技术复杂程度高,产业链长,研发涉及多个领域,因此研发投入远远高于美的集团、格力电器这些家电行业企业,以及专注电池领域的宁德时代。
在运营商设备行业,研发投入比例同样很高。例如中兴,2024年收入1213亿,但研发投入高达240亿。运营商设备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快,对通信技术、芯片技术等要求极高,只有持续投入大量研发资金,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宁王、BYD、美的、格力之后,净利润较大的制造业巨擘还有小米、海尔、工业富联。海尔智家2024年研发投入107亿,不断在智能家电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小米集团2024年研发投入241亿,其业务涵盖智能手机及消费电子、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在各个领域都是极其重要的参与者。小米在智能手机的影像技术、快充技术,智能家电的互联互通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三电技术等方面都在持续投入研发。据券商预估,2025年小米净利润将超过300亿,成为国内第五家净利润超300亿的制造业巨擘,而这背后离不开其持续高额的研发投入,2025年小米研发投入预计将达到300亿。工业富联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71亿,全年估计在110亿左右,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不断探索创新。
制造业巨头们的发展历程表明,研发投入是企业保持竞争力、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些企业必然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创新驱动发展,在各自的领域中保持领先地位,推动整个制造业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