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被中国骗了!”我国斥资8.5亿元,炸平65座山,造出吞吐量最少的机场,美国专家得知后专门来实地考察,然而检测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 美国专家为何如此生气,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情的起因是一座位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的机场,它叫河池机场,这座机场的建设难度极高,堪称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正是这个挑战极限的工程,让一些外国专家感到非常惊讶,以至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西南地区在中国内陆位置重要,又靠近东南亚,战略意义非常突出,但这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成了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交通落后使得西南地区对外交流困难,发展速度受到限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决定利用航空运输,计划在西南地区建造一座大型机场,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专家组最终选定机场地址为广西、贵州、云南三省交界处的河池市。 河池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就像一个重要的连接点,可以将西南地区的各个省份紧密联系起来,发展成为区域性的交通中心。 不过,河池也面临着巨大的难题,那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里到处都是高低起伏的山,像星星一样散落的丘陵,几乎找不到一片能够用来修建机场的平坦土地。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国工程师们迎难而上,他们提出了一个极具魄力的想法:通过爆破山体、填平沟壑,在连绵起伏的山脉中创造出一片平坦的土地。 这个方案一经提出,便引发了激烈讨论,一些外国专家,特别是美国专家,对此持怀疑态度,甚至认为中国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白日做梦”。 他们认为,在这种地形特别复杂的地方修建机场,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经济层面,都存在很大困难,很难成功,而且可能花费巨大,不值得。 2006年,河池机场的建设方案终于获得批准! 两年后的2008年,机场工程正式开始,施工人员投入到异常艰难的建设中,为了修建机场,他们使用炸药炸平了整整65座山,又填平了深度达到上百米的巨大沟壑,并且搬运了超过千万吨的土石方。 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程,包含精准测量、小心翼翼的爆破和大规模的土地回填。 为了保障飞机的安全起降,专家采用了类似航空母舰跑道的设计方案,尽管机场只有一条跑道,但跑道长度达到了两千多米,以适应各种飞机的起降需求。 河池地区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这为机场建设提供了便利,在炸山填谷的同时,工程师们没有浪费这些资源,而是进行合理开采利用,将原本无用的山石变成了有价值的矿产,这样做不仅节省了机场建设的资金,还为当地带来了额外的收入,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013年,河池机场历经五年建设终于完工并成功试飞,这个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引起巨大轰动。原本对中国建设能力抱有怀疑甚至嘲讽态度的人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强大实力。 美国专家实地考察后,被亲眼所见的景象深深震撼,感慨不已,曾经的疑虑和先入为主的偏见,都在眼前的事实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 河池机场的建成,大大方便了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基建的强大能力。 尽管它的旅客吞吐量不大,但它的意义却十分重大,它是中国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辛勤劳动,象征着挑战困难、突破极限的精神!
“我们都被中国骗了!”我国斥资8.5亿元,炸平65座山,造出吞吐量最少的机场,美
史记新说吧
2025-04-28 17:56: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