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宋霭龄28岁的长女孔令仪,偷偷到美国和穷小子结婚,这让宋霭龄和孔祥熙

江樵品史 2025-04-28 16:18:40

1943年,宋霭龄28岁的长女孔令仪,偷偷到美国和穷小子结婚,这让宋霭龄和孔祥熙夫妇气得大骂:不孝女!不久后,孔令仪鼻青脸肿跑回家哭诉:孩子没了……   宋霭龄和孔祥熙为这事差点气坏身子,他们富养长大的掌上明珠竟偷偷下嫁穷人,还闹了个大笑话!   不过说起来孔令仪会如此任性妄为,也和她从小的成长环境有关。   孔令仪出生于1915年,是“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孔家的大小姐,从小生活极其奢侈。   据记载,孔令仪早上要喝鲜炖的燕窝,午餐和晚餐至少六菜二汤。她喜欢吃香港的糕点,还要求新鲜,因此每天下午都有飞机运载糕点从香港飞来。   她的化妆品、香水、洗澡粉全是进口货。只要她开口,再稀缺的物品都能及时送到手上。她每天穿的衣服都不重样,俨然一副贵族大小姐的派头。   孔祥熙和宋霭龄本着“富养女”的原则,满足了孔令仪一切奢侈开销,只要女儿喜欢,花多少钱都无所谓。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孔令仪渐渐养成了我行我素的性格,做事向来只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对婚姻大事同样如此。   姨妈宋美龄给她介绍年轻军官胡宗南,孔令仪说:“一介武夫,没有生活情调,不嫁!”   蒋介石为她介绍高级将领卫立煌,孔令仪又说:“年纪太大,站他身边像个小老婆,不嫁!”   宋霭龄尽管有抱怨,但也舍不得对自己的宝贝女儿怎么样,只能继续挑选。她的理想女婿要么是高官要么是政要,以达到强强联手,巩固孔家家族地位的目的。   可事与愿违,孔令仪偏偏爱上一个无权无势的穷小子。   那是在一场舞会上,一个身穿黑西服、长相俊朗的年轻小伙主动邀请孔令仪跳舞。灯光闪烁的舞池中,两人挨得很近,孔令仪发现对方一直盯着自己,目光灼灼,暧昧丛生,令她不知所措。   一曲结束,孔令仪早已两颊滚烫,转身离开前,小伙子含情脉脉地对她说:“希望明晚还能在这里见到你。”   就这样,孔令仪沦陷了,和对方谈起恋爱,不久后便决定嫁给他。   孔祥熙得知消息,立马找人打探这个小伙子的底细,才知他叫陈纪恩,刚刚大学毕业,父亲是一个舞场乐队的指挥,家里非常穷,跟孔家门不当户不对。   更何况,陈纪恩的感情史不干净,据说他专挑有钱人家的女儿下手,目的可想而知。   孔祥熙和宋霭龄都坚决反对这门婚事,不料,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女儿根本不听劝,扬言道:“他穷有什么关系,我们家有钱就行了,我的嫁妆足够我俩过幸福日子了。”   孔祥熙了解自己的女儿,她向来任性妄为,想要的东西从来没有得不到的。为了先稳住女儿,他任命陈纪恩为中央银行在美国办事处的业务代理,将他派到美国去。   孔祥熙此举,本想让距离冲淡感情,不曾想孔令仪不管不顾,跟着到了美国和陈纪恩结婚,来了个先斩后奏。   消息传来时,宋霭龄夫妇差点气坏身子,大骂孔令仪是“不孝女”。可生气归生气,他们还是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受委屈,迅速着手为她补办嫁妆。   这份嫁妆可不得了,一共装满8个大樟木箱,是宋霭龄让财政部妇女工作队日夜赶制了整整一周才完成的。   孔祥熙还专门包了一架飞机,将这份巨额嫁妆运往美国。不料途中出了事故,8大箱嫁妆连同飞机都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   夫妻俩丝毫不心疼,又叫人连夜赶制了6箱嫁妆运往美国。   他们当然不心疼,因为制作嫁妆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最终都被记在财政部的帐上,孔家没有损失一分一毫。   那是1943年,抗战最艰难的时候。   孔家此举,引起社会极大愤慨。当时《大公报》对此事的评论可谓一针见血:   “孔令仪嫁妆的花费(暂以损失一架飞机计算),可以使2000名灾民一年有吃有穿……如果把孔令仪的全部花费加起来,是可以救济万人以上的难民……如果把财政部两次为孔令仪制作嫁妆的人力用来赶制前线将士的服装,大约供应两个师的被服不成问题。”   而这份加深国民苦难的嫁妆,并没有为孔令仪的婚姻保驾护航。   婚后,陈纪恩本性暴露,经常在外面沾花惹草,孔令仪稍有微词就会被他拳打脚踢。孔令仪忍着不敢告诉父母,天真地以为等两人有了孩子,陈纪恩就会收心回归家庭。   好不容易熬到怀孕,孔令仪腹中的骨肉,却被陈纪恩一脚踢没了,她还因此再也不能生育。   孔令仪身心俱疲,跟陈纪恩离了婚,很长时间都没能走出情伤。她终究为自己的恋爱脑付出沉重的代价。   孔令仪的失败婚姻给我们提了醒:钱不是万能的,更不是决定婚姻幸福的筹码,别妄想用高昂的嫁妆去换取对方的真心。

0 阅读:63
江樵品史

江樵品史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