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限制驱护舰舰载直升机的吨位?其实说白了,是军舰的吨位不够,停不下那么大的直升机。 以中国海军054A型护卫舰为例,其满载排水量约4000吨,后甲板停机坪尺寸仅18米×13米,这个空间刚好能容纳直-9C这种4.2吨级直升机,但要让10吨级的直-20上舰就显得捉襟见肘。这种空间限制直接影响了直升机任务能力——直-9C最大航程不足1000公里,而直-20的航程可达1500公里,载重能力更是翻倍。 军舰吨位与舰载设备的配置存在紧密的数学关系。052D驱逐舰虽然吨位达到7500吨,但需要给相控阵雷达、导弹垂发系统、近防武器留出空间,分配给直升机的位置只能勉强停放2架直-20。相比之下,美国伯克级驱逐舰9500吨的体量,才能从容搭载2架10吨级的MH-60R"海鹰"直升机,并配备完整的维护车间。这就像在北上广深买房,面积决定了家具配置的上限。 舰载直升机的吨位天花板直接影响作战效能。俄海军22350型护卫舰虽然排水量5400吨,却硬塞下了卡-27这种12吨级直升机,代价是牺牲了30%的导弹装载量。中国海军近年试验的直-20上舰方案,需要在机库加装折叠旋翼系统,即便如此仍会挤占反舰导弹装填通道的作业空间。这种取舍在各国海军中都存在,日本最上级护卫舰甚至为搭载SH-60K直升机,把垂发单元削减到16组。 吨位限制倒逼出特殊设计智慧。法国追风级护卫舰在3000吨舰体上实现NH90直升机起降,秘诀在于可伸缩式机库门和甲板下沉设计。中国054B型护卫舰被曝光的加宽飞行甲板,采用斜角布局将可用长度延伸至22米,这种"偷空间"的手法使直-20上舰成为可能。就像北上广的小户型loft,通过层高变化拓展使用功能。 水面舰艇的吨位军备竞赛已悄然展开。英国26型护卫舰将排水量拉到8000吨,韩国FFX-Ⅲ型更是突破万吨,核心诉求之一就是容纳更大舰载直升机。中国海军专家透露,下一代驱护舰设计将直升机吨位承载标准提升至15吨级,为此需要将舰体后部结构整体加宽1.5米。这预示着未来驱护舰可能集体"增肥",如同智能手机屏幕尺寸的演进轨迹。 舰机匹配难题背后是海军战略的转变。当反潜作战半径从200海里扩展到500海里,10吨级直升机携带的吊放声呐和磁异探测器就成为刚需。052DL驱逐舰通过延长舰尾4米,终于实现直-20常态化部署,这种改装相当于给军舰做了"直升机扩容手术"。就像越野车为安装全尺寸备胎不得不改造后备箱结构,战斗力提升总是需要物理空间作为支撑。
中国现在已经造出了三艘航母,为何不继续批量建造航母呢?这么说吧,按照东大现在的能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