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副国务卿现身中国,怒批特朗普低估中国实力。 曾在拜登政府担任副国务卿的坎

鹏天云光 2025-04-28 15:13:06

美国前副国务卿现身中国,怒批特朗普低估中国实力。 曾在拜登政府担任副国务卿的坎贝尔,不久前抵达中国香港出席一场研讨会。会上,他批评特朗普政府低估了中国的实力,并呼吁华盛顿应该主动开放双边沟通渠道。 坎贝尔是拜登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大管家,当年搞"印太战略"、拉拢盟友围堵中国都是他的手笔。 现在虽然退了,但他在香港放话,说特朗普的关税战就是瞎胡闹,还说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上都已经是"硬核玩家",未来几十年都得是全球主导力量。 这话听着挺顺耳,可仔细想想,他真的是在夸中国吗? 特朗普一上台就对华加征145%的关税,结果美国企业哭天喊地,沃尔玛货架空了,股市跌成狗,连美国财长都承认这政策"不可持续"。 坎贝尔这时候跳出来批评,其实是在给民主党站台,你们看,共和党那套单边主义行不通吧?还是得靠我们民主党搞盟友协调、玩多边主义。 但说白了,不管是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还是拜登的"民主国家联盟",本质都是想遏制中国发展,只不过一个像莽汉抡拳头,一个像阴招使绊子。 坎贝尔在香港还说,美国应该建立"政治共识",别搞保护主义。这话听起来挺冠冕堂皇,但看看他的老东家亚洲集团,这家伙可是专门给美国企业出谋划策怎么应对中国竞争的。 他所谓的"开放沟通",不过是想让中国多让点利,好让美国企业继续在中国市场捞金。 就像美国商会那帮人,一边骂中国"不公平竞争",一边求着中国市场的准入机会,典型的又当又立。 再看看中国官方的反应。外交部发言人直接怼回去,说坎贝尔的言论"充斥冷战思维",还警告美国别再散布"中国威胁论"。 这说明咱们早就看透了他们的把戏:不管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遏制中国的目标从来没变过。就拿科技战来说,特朗普禁华为,拜登加码芯片管制,两党在这事儿上比谁都团结。 坎贝尔现在说要"开放沟通",说不定是想在谈判桌上多要点筹码,好让美国企业在电动汽车、锂电池这些领域继续压制中国。 国际社会也没闲着。欧盟那边,德国经济部长直接说美国的关税政策让德国经济增长变零,韩国第一季度GDP都萎缩了,连泰国总理都公开反对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这说明美国的单边主义已经把盟友都得罪光了,坎贝尔这时候强调"重视盟友",其实是想修补特朗普搞砸的关系网。 但问题是,盟友们嘴上跟着美国骂中国,身体却很诚实,欧盟继续跟中国签贸易协议,东南亚国家也在偷偷扩大对华合作。毕竟谁都不想错过中国这个大市场。 不过话说回来,坎贝尔这次香港之行也透露出一个信号:美国精英层开始意识到,光靠强硬手段压不住中国了。 就像他在《外交事务》杂志写的文章里说的,中国在制造业、电动汽车、高超音速武器这些领域已经全面超越美国,再低估中国就要吃大亏。 这其实是在给美国政府敲警钟:别再自欺欺人了,中国不是苏联,靠冷战那套玩不转了。 但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坎贝尔虽然批评特朗普,但他自己也是"印太战略"的设计师,主张拉拢盟友围堵中国。去年他还在国会说中国是"史上最大挑战",比冷战还可怕。 所以啊,不管美国政客怎么变着花样出牌,咱们得记住:他们的根本目标就是遏制中国崛起。 就像外交部说的,中国不回避竞争,但竞争得是公平的,不是零和博弈。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真的能改变对华策略吗?坎贝尔的言论能代表民主党主流意见吗? 从最近的情况看,拜登政府一边说要对话,一边在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还联合日本、澳大利亚在南海挑事。 这说明他们根本没打算放弃遏制中国。所以咱们得保持清醒,既要看到美国内部的分歧,也要警惕他们换汤不换药的把戏。 毕竟,敌人的敌人不一定是朋友,但敌人的分裂肯定是好事。你觉得呢? 观察者网——《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特朗普误判中国实力,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0 阅读:0
鹏天云光

鹏天云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