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巴基斯坦和印度又准备开打了,别看印度有三倍人数优势,有地理优势。但巴基斯坦一个优势就能把他们吊起来打:空军优势。现代战争主要打的是制空权,有了制空权的一方什么都有了,没有的一方什么都没有。 印度空军和巴基斯坦空军,一个是拼凑起来、各吹各调的杂牌军,另一个则是训练有素、配合默契而且还装备了全中械的精锐空军,印度人拿头打啊?
印度空军的“万国造”堪称军事界的“奇景”。其战机来源广泛,法国的“阵风”、俄罗斯的苏-30MKI、米格-29UPG,还有幻影2000、米格-21等。这本应是一支汇聚各国精华的强大力量,但现实却事与愿违。不同国家的战机,就像来自不同门派的高手,各有各的招式和内功心法,难以协同作战。 苏-30MKI的俄制雷达,与以色列电子战吊舱如同两条平行线,无法交汇协同;“阵风”的流星导弹与印度国产“阿斯特拉”导弹的发射系统,也仿佛来自两个世界,互不兼容。如此混乱的装备体系,使得印度空军在作战时宛如一盘散沙,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反观巴基斯坦空军,走的是一条截然不同的“中械化”道路。以歼-10CE、枭龙Block3为核心,搭配ZDK-03预警机和红旗-9P防空系统,所有装备均由中国提供且深度整合。这就如同打造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剑身、剑柄、剑鞘完美契合,形成了“雷达探测-指挥-打击”的闭环体系,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协同作战能力。
除了后勤问题,印度空军主力战斗机的性能也弱于巴基斯坦的中械空军。在四代半战机领域,印度仅有36架“阵风”。其AN/APG-19雷达探测距离170公里,配备的流星导弹射程150公里。 而巴基斯坦的歼-10CE装备探测距离达200公里的有源相控阵雷达,PL-15E导弹射程145公里。不仅如此,巴方还有60架枭龙Block3同样配备相控阵雷达,在面对印度苏-30MKI的无源雷达时,优势尽显,形成了碾压之势。 再看老旧机型,印度仍保留着158架米格-21BIS-93和105架“美洲虎”攻击机,这些机型航电落后,雷达反射面积大,在现代空战中,就如同在黑夜里打着灯笼的猎物,极易成为对手的靶机。而巴基斯坦虽有部分F-16A/B,但已退居二线,主力由200余架枭龙系列和歼-10CE组成,在战机性能和数量的搭配上,明显优于印度。
体系化作战能力方面,印度空军更是被巴基斯坦空军远远甩开。巴基斯坦空军凭借4架ZDK-03预警机和升级后的“猎鹰-20”电子战机,实现了全域战场感知与电子压制能力。ZDK-03可同时追踪100个目标并指挥10架战机协同作战,其数据链直接联通歼-10CE和枭龙Block3的火控系统,如同战场上的智慧大脑,精准指挥着每一个作战单元。而印度仅有3架A-50EI和2架“天空之眼”预警机,且俄制预警机与法国“阵风”无法共享数据,空中指挥如同被割裂的拼图,无法形成完整的作战图景。 当然,战争到最后打的是人,不巧的是巴基斯坦空军同样表现出色。在近年模拟对抗中,巴基斯坦歼-10CE曾以4:0击败沙特F-15SA,枭龙Block3同样在演习中成功压制对手。而印度空军虽规模庞大,但2019年空战却暴露了其体系混乱、飞行员应变不足的弱点,苏-30MKI全程未参战,仅米格-21鲁莽出击遭击落。 从装备到人员素质,印度空军全方位不如巴基斯坦,他们只能拿头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