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群、亲戚群不说话,但也不退群的人,其实情商很高,很厉害

麦麦笔记 2025-04-28 11:53:37

一个人情商高不高,不是看他多能说话,而是看他什么时候不说话。 尤其是在微信群里,才最能看出一个人活得是否通透。 现在但凡有点年纪的人,手机里哪个没有七八个群? 同学群、亲戚群、邻里群……有的群,一年说不上几句话,但你退群试试?那就是“断亲”“绝情”的节奏。 但最聪明的人,是那种不说话,也不退群的。他们像空气一样存在,却从不被人忽视。 越是不动声色,越是不起波澜,才是人情世故里最高段位的活法。

01 他们明白:群里说话太多,只会给自己添堵。 你以为大家在群里是聊天?错,大多数时候,是在“比”。 比谁过得好、谁孩子有出息、谁身体硬朗、谁穿得像有钱人……话里话外,全是炫耀和暗戳戳的刺。 一个我认识的邻居,进群就被问:“你儿子不是留学了吗?怎么最近在家啊?” 她随口回了句“工作还没定”,第二天,群里另一人立马晒出孩子在某某单位,说话句句带“内涵”。 说得多,暴露就多;暴露多,就给人可乘之机。 所以有的人干脆选择不说话。不是怕,是懒得理会。 你晒你的幸福,我点个赞;你发你的鸡汤,我假装没看见。 情绪不参与,烦恼自然少。 人到中年,真正成熟的人,都学会了“群里闭嘴”。

02 他们明白:不退群,是为了避免被贴上“情绪化”的标签。 有些人受不了群里吵吵闹闹,转头就退群,觉得自己利落干脆。 可现实是,退群容易,后果难收。 尤其在亲戚群、老同学群这种圈子里,退一次群,别人记你一辈子。 你以为是“清净了”,别人背后却说你:“架子大”“有点小情绪就甩脸子”“现在混得好了,瞧不起人了”。 现实就是这样:你退群,别人不会管你为什么,只会说你“不合群”。 而那些不说话也不退群的人,就厉害了。 安安静静挂个名,不吵不闹,不主动惹人,也不给人话柄,情绪不暴露,姿态还体面。 这才是最聪明的社交方式——在,但不乱动。

03 他们明白:群聊不是感情,是面子工程,说多错多。 人到中年,有些场合你不想在,也得在。不然别人就说你“不够意思”。 同学群、亲戚群,说白了,就是个面子场,谁真心谁客套,心里都明白。 但总有一些人分不清场合,动不动发自拍、讲大道理、点评社会。 可你说一句话,一半人不认同;你晒点成绩,另一半人看你不顺眼。 一个我熟悉的阿姨,爱在群里发养生建议,有一次说了个偏方,结果有人家里真照做了出事。 群里炸锅了,她再没敢发言,私下还一肚子委屈。 人啊,越是群多,越要懂得“少说话”。 因为群聊这个东西,看似轻松,实则是最容易翻车的社交场。 聪明人选择不参与,不是没想法,是心里明白:这种场合,听就够了,出声只会惹麻烦。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