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周子昆新婚,许世友看到新娘后,忍不住赞道:“还是你厉害,连她都敢娶!”这时,新娘瞪了他一眼,许世友再不敢说话! 1937年2月,延安的夜空挂着几颗稀疏的星。窑洞外,鞭炮声噼啪作响,红纸屑在寒风中飘舞。周子昆一身朴素的军装,脸上挂着少有的笑意,牵着新娘的手步入婚礼现场。 人群中,许世友端着酒碗,挤到前面,盯着新娘何子友,忍不住嚷道:“老周,还是你有胆量,连她都敢娶!”话音刚落,何子友转头,眼神如刀,许世友顿时噤声,讪讪地缩回人群。 何子友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家里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10岁那年,父亲咬牙将她送到县城一家武馆当杂役。武馆里,柴火噼啪作响,木地板被踩得吱吱叫,小小的何子友提着比她还高的扫帚,忙碌在练武的汉子间。她的父亲曾是武馆馆主的老友,馆主心善,留下她干些烧水扫地的活计,勉强让她有了口饭吃。 命运的转折来得意外。武馆的总教习李德源,是武当派“太和门”的传人,一手“五毒死手”威震川陕。他偶然发现,这个瘦弱的小女孩在搬柴时身手敏捷,躲避师兄们的拳脚时反应奇快。李德源起了爱才之心,将她收为义女,倾囊相授武艺。练武的日子枯燥而艰苦,冬天的晨雾里,何子友裹着单薄的衣衫,跟着李德源一遍遍练习招式,手掌磨出茧子,膝盖摔得青紫。十二年后,22岁的何子友出师,她的拳脚功夫已炉火纯青,连李德源都忍不住叹道:“这丫头,怕是青出于蓝。” 1933年,红四方面军在川陕建立根据地,何子友的父亲因投身革命被选为苍溪苏维埃主席,却不幸遭反动派杀害。噩耗传来,何子友握紧拳头,泪水滑过脸庞,她暗暗发誓,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父亲报仇。她告别师父,加入红军,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员。 入伍不久,何子友便展现了惊人的武艺。一次,部队途经山路,遭遇土匪拦截。土匪头子不愿与红军正面冲突,提出比武定输赢。何子友踏前一步,冷冷道:“我来。”土匪头子见她是个女子,起初不屑,可刚一交手,何子友迅如闪电,两招便将他打翻在地,疼得他满地打滚。围观的土匪鸦雀无声,乖乖让路。此战之后,何子友的名声在红军中传开,战士们私下议论:“这女娃,简直是母老虎!” 许世友,红四方面军的猛将,少林出身,素来好武,听说何子友的传奇,特意找她切磋。比武场上,尘土飞扬,许世友拳风凌厉,何子友却以柔克刚,招招化解。两人打得难分胜负,许世友收手,哈哈大笑:“好家伙,我算是服了!”从此,两人成了好友,闲暇时常一起切磋,甚至对酌几杯。何子友豪爽的性格,连酒量也让许世友甘拜下风。 1935年,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何子友随部队长征抵达陕北。她的武艺和战绩,让她被任命为妇女独立团的武术总教官。她教战士们擒拿格斗,动作干脆利落,讲解时却耐心细致,深受敬重。然而,武艺高强的她却因“凶名在外”,迟迟未觅得良缘。直到周子昆的出现。 周子昆,红一方面军的知识分子,斯文瘦削,34岁仍未婚。他是毛泽东的得力干将,头脑缜密,工作严谨。何长工看两人都是“老大难”,动了撮合的心思,频频安排何子友向周子昆汇报工作。起初,两人都不以为意,何子友觉得周子昆书生气太重,周子昆则认为何子友太过彪悍。可接触多了,何子友发现周子昆虽严肃,却平易近人;周子昆也渐渐被何子友的豪爽与坚韧吸引。 1937年2月,延安的窑洞里,两人终于喜结连理。 婚后,周子昆与何子友相敬如宾。白天,两人忙于工作,晚上,周子昆教何子友识字。窑洞里,油灯摇曳,何子友握着毛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周子昆在一旁轻声指点。有时她写错,周子昆怕她泄气,笑着说“写得不错”,结果被何子友发现,嗔怪道:“你可别糊弄我!”从此,周子昆只挑简单字教,夫妻间的温馨时光,成为乱世中的一抹亮色。 然而,幸福短暂,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9000余人遭国民党军围剿,激战七昼夜,仅2000人突围。周子昆与项英、黄克诚等人为躲避追兵,藏身于泾县深山的蜜蜂洞。 蜜蜂洞狭小阴冷,仅容四人。项英与周子昆挤在洞中,竟还有心情下象棋,试图缓解紧张气氛。随从刘厚总负责警戒,黄克诚则早早入睡。谁料,半夜枪声骤响,黄克诚身中两枪,昏迷过去。醒来时,他看到项英与周子昆已倒在血泊中,刘厚总叛变,携金条潜逃。周子昆牺牲时,年仅40岁。 周子昆牺牲后,何子友生下遗腹子周林,将孩子托付保育院,继续投身抗战。她负责后勤,多次参加反扫荡战斗,冒着枪林弹雨为部队筹集物资。解放战争中,她随军转战南北,直到新中国成立,调至上海工作。 1955年,周子昆的遗体被迁至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每逢清明,何子友都会来到墓前,默默擦拭墓碑,诉说思念。 此外,新四军陈列馆保存的史料显示,何子友在抗战期间不仅负责后勤,还曾亲自训练女兵,教授擒拿术,为部队战斗力提升作出重要贡献。
1937年,周子昆新婚,许世友看到新娘后,忍不住赞道:“还是你厉害,连她都敢娶!
我心凛雨
2025-04-28 10:19:26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