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知青李根生返城。父亲说:“我已再婚,给你20元,别再回城!”李根生含

盼南 2025-04-28 03:44:28

1974年,知青李根生返城。父亲说:“我已再婚,给你20元,别再回城!”李根生含泪告别父亲。没料到,16年后,李根生却对父亲说:“感谢你当年的决定!” 那时候,全国上下知青下乡正热乎着呢,年轻人一个个跟赶潮流似的往村里窜,说是去接受“再教育”。那会儿啊,理想跟现实老打架,亲情也得给命运让路。都说“树得挪挪才长得好”,这话不假,一代人就这么被磨砺得跟石头似的硬气。 李根生,昆明一普通家庭的孩子,老妈走得早,跟老爸两个人过得紧巴巴的。结果老爸再婚,继母一来,家里气氛立马不对味儿了。赶上1969年,国家说知青下乡是个好主意,李根生眼一闭心一横,直接奔了滇西边上的小村子户拉寨。刚到那会儿,话听不懂,路不认识,可慢慢地,他就跟这儿混熟了。村里人纯朴,尤其是那傣族姑娘玉菡,不光帮他适应新生活,他生病那会儿,人家还日夜守着,李根生心里头那个暖啊。一来二去,俩人就成了家。1974年,别的小伙伴知青们都一个个拍屁股回城了,李根生也揣着颗七上八下的心回到了昆明,想去瞅瞅老爸。结果呢,没等来个大拥抱,倒是吃了个闭门羹。老爸甩给他20块钱,面无表情地说:“我另找老伴儿了,你以后别来了。”这话一出,李根生的心瞬间凉透了。抹把泪,他扭头就回了户拉寨,在那儿落地生根,娶媳妇生孩子,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平凡又滋润。 一晃16年,李根生都到了不惑之年,带着一大家子又回到了昆明。一瞅,老爸头发都白完了,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李根生心里头没半点恨,反倒是感激上了。他跟老爸说:“爸,还得谢谢您当年那一下子。要不是那么一别,我哪能遇见玉菡,过上现在这好日子。”这一下子,爷俩之间的那堵墙轰然倒塌,剩下的全是理解和体谅。 时间过得飞快,人生就像吃了啥调料包,啥味儿都有。那些年的苦啊,现在都变成了甜,当年的分别也成了新生活的起点。李根生的故事摆在这儿,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生路上的每个选择啊,都有它的道理,真正的幸福,往往就藏在那些看起来不容易的弯道上。

0 阅读:0
盼南

盼南

零碎的岛会找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