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AI上车如何保护好隐私 ,得先来看看不上车的AI是否危及到隐私
答案是肯定的,甚至可以说,AI背靠的海量信息数据库,在隐私安全上并不干净,国内国外都一样,谁也别说谁更高贵
但问题在于,如果AI只是停留在智能终端上,比如手机、电脑、电视,你还有最后一道屏障——断电,插头一拔,物理层面的屏蔽永远是终极方案
但在智能电动汽车上,断电可不是用户说了算的,不光开车的时候做不到,停车的时候也并非彻底断电,而是时刻保持互联监控的状态,这就不可避免对车外进行各种信息采集
考虑周到的车企,会在软件上做好信息隔离,避免三方越权获取信息,企业自身也会为用户信息安全负责,否则监管部门必会找上门
万一硬件靠不住,还可以为摄像头、麦克风这些信息采集硬件增加物理开关,这或许也是一道最终屏障,但挡不住位置、路线等地理信息的泄露,哪怕你不用原车导航
而作为超级车主 ,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呢?
首先选车环节,就要优先去看座舱内的摄像头是否提供盖板,采集信息之前系统是否会有权限提示弹窗,车机系统的供应商是一线大厂还是三线小厂
用车过程中,不要把涉及到个人身份信息的物品明晃晃放在摄像头能够拍到的地方,也不要让车机连接不明来源的Wi-Fi,车机系统最好要及时更新,以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和隐私保护功能,及早修复安全漏洞
当然,定时进行格式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些个性化信息最好是跟应用账号绑定或者跟手车互联的手机账号绑定,避免在车机账号上绑定过多个性化信息SUV大百科[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