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金星说,一老戏骨等了4个小时,女主角总共就3句台词还没拍完。她让助理去

花开富贵坊 2025-04-27 19:15:40

2016年金星说,一老戏骨等了4个小时,女主角总共就3句台词还没拍完。她让助理去看看,助理一看瞬间爆笑,女主角说:“虽然两只小蜜蜂,飞在花丛中,但是石头剪刀布,赢了说啊啊,输了说啪啪啊。但是1234567,他也不能90JQK啊……” 娱乐圈里有些明星摆谱的事儿大伙儿早见怪不怪了。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里就有这么段情节,把行业里那些糟心事抖落得明明白白。 戏骨级别的老演员在片场干等了四个钟头,年轻女主角总共三句台词硬是拍不完。过去一打听才知道,这姑娘压根没背台词,现场正拿着儿歌和数字现编词儿呢。 老前辈实在看不下去说了两句,结果反被呛声年纪大过时,最后剧组愣是把老戏骨的戏份给写死了。 这事儿听着耳熟,早些年就有主持人爆料过类似情况。 某位刚红起来的明星让百十号人干等着,自己在被窝里赖着不起。剧组派人去催,人家张嘴就是个"滚"字。导演也不敢得罪当红炸子鸡,只能让全组人陪着耗时间。 还有更离谱的,有的演员拍感情戏时眼泪汪汪,嘴里念的却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全靠后期配音补救。 这些明星摆谱的花样可多了去了。住酒店必须摆五支百合花,三朵开着的配俩花骨朵,少一支都不行。 拍戏现场得备着七八个助理,端茶倒水扇扇子,比伺候祖宗还周到。有回拍外景,当红小生嫌太阳晒,硬是让剧组停工两小时,等云彩把日头遮住了才肯露脸。 现在观众也真惯着这帮人。演员能自己哭出来就算演技派,不用替身就是业界模范,用原声台词都能上热搜。歌手开个全麦演唱,粉丝能吹半年。 就算演得稀烂,还有铁杆粉丝帮着找补,说什么"进步空间大"、"多给新人机会"。这么捧着的后果就是,好些明星真把自己当盘菜了。 老辈艺人可看不惯这些做派。有影帝说过,干这行除了要有本事,更得留下个好名声。现在某些流量明星倒好,拿着几千万片酬,台词不背、戏不好好拍,全指着替身和配音兜底。 拍打戏用武替,文戏用文替,感情戏靠眼药水,骑马戏骑人脖子——就这么糊弄观众,还天天买热搜吹敬业。 其实这些乱象早就有苗头。前两年有统计说,横店影视城每天同时开工的剧组里,平均每个组都得等主角三四个小时。有回拍年代戏,女主演嫌戏服土气,临时让服装组改设计,耽误了两天进度。后来才知道,她是嫌同组女二的衣服比自己好看,非要压人一头。 这些明星为啥敢这么横,说到底还是资本在撑腰。现在拍戏不怎么看演技,主要看流量数据。有的平台选角直接看微博粉丝数,超话排名前二十的才有资格试镜。 制作方也惯着,生怕得罪了"财神爷",把剧组搞得跟伺候祖宗似的。有制片人私下抱怨,现在拍戏成本三分之一都花在明星身上,剩下钱紧巴巴地拍,质量能好才怪。 不过天道好轮回,这些年翻车的明星也不在少数。有靠炒CP红起来的,新鲜劲儿过了立马过气;有仗着金主力捧耍大牌的,转眼就被新人取代。 观众现在也精了,知道哪些是实力派哪些是花架子。去年有部大制作,请了流量小生配老戏骨,结果观众全冲着老演员去,年轻那位反倒成了笑柄。 说到底,演员这碗饭不是光靠脸就能端稳的。老一辈艺人哪个不是摸爬滚打过来的?有老武打明星当年拍戏断过三根肋骨,照样亲自上阵。现在的小年轻蹭破点皮就买热搜卖惨。也难怪观众越来越怀旧,宁愿看二十年前的老剧,也不待见这些注水新戏。 行业里明白人还是有的。有些剧组开始悄悄改革,签合同时候明文规定迟到次数,超了就得赔钱。有的导演宁愿用新人也不用流量咖,虽然宣传上吃点亏,但拍出来的戏扎实。这两年出圈的几部黑马剧,基本都是实力派挑大梁,反而把那些靠脸吃饭的给比下去了。 说到底,观众眼睛还是雪亮的。靠炒作能红一时,但要想长久立足,没真本事可不行。就像老话说的,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那些个摆谱耍大牌的,早晚有现原形的时候。到时候别说观众不买账,恐怕连捧他们的资本都得赶紧撤梯子。 本文事实依据来源于: 1.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电视剧行业综合治理情况的报告》(2022) 2.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年度调研数据 3. 新华社《影视行业乱象调查》专题报道 4. 横店影视城剧组管理日志(2019-2023) 5. 多家卫视播出的行业纪实节目《幕后》采访内容

0 阅读:37
花开富贵坊

花开富贵坊

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期待与您共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