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交付量创新高,为何空军仍看不上,空警3000还用运20改
前两天,国产大飞机C191再传捷报。截止到4月中旬,C919已经向客户交付了17架,今年剩余时间商飞计划再交付19架,而商飞目前的总订单量突破了1400架,可以说国产大飞机真正走入了正轨。
但是空军好像并没看上国产的C919大飞机,在近期爆出的国产下一代大型预警机空警3000的照片来看,似乎空军选择了运20运输机作为载机平台,而非像西方国家那样选用民航客机来改。
我们究竟是处于怎样的考量,才背离全球以客机为预警机平台的主流选择,非要选用国产大型运输机作为预警机平台,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二、我们预警机都是运输机改的,而国外都是民航客机改的
当下我国多款预警机基本都是从伊尔76、运9等运输机上改进而来,此外还有俄罗斯的A50预警机也是以运输机为载机平台。可除了我们这两个国家以外,拥有预警机研发能力的国家,基本都是用民用客机作为载机平台。
这些国家普遍认为民用客机相比起运输机,无论是安全性,经济性还是舒适性均存在明显优势。一方面民用客机数量基数大,相对应的供应链很成熟,无论是整机的采购价格,还是维护保养的费用,都要比军用运输机低,这有利于预警机的批量生产与后期维护。
同时民用客机的耗油率也比同级运输机低很多,这进一步降低了民用客机的使用成本。因为航空公司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每一次飞行的效益比,所以让客机在设计的时候,就注重气动布局优化,以及使用更高效率的发动机,这造就了极其低的耗油率。相同燃油量的情况下,民航客机会比运输机飞得更远,那么相应的用民航客机改成的预警机,飞行半径也会比运输机改成的预警机更远一些。
此外民航客机的客舱设计更注重乘坐舒适度,能有效地延长人体进入疲劳状态的时间,可以让预警机机组人员长时间的空中作业。正因这些种种优点,让西方各国乐此不疲的用民航客机改预警机。
三、民航客机改预警机,成本并不占优势
但是西方人所认为的这些优势,在咱们的眼里似乎并不怎么成立。既然民航客机的采购成本相对较低,那么只有当民航客机占据着预警机采购成本的大头时,民航客机采购成本的降低才会让预警机的采购成本更具经济优势。
可是实际的预警机采购成本当中,占据大头的并不是飞机本身。就比如说美国的E-3预警机,采购价格高达2.7亿美元,其中波音707飞机仅占据成本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民航客机再怎么价格低廉,也无法进一步拉大与军用运输机之间的采购成本差距。
而占据预警机采购成本大头的是雷达、电子对抗天线等设备,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这些设备的成本在预警机里的占比越来越高,而载机平台的采购成本反而越来越低。也就是说选民航客机改预警机还是选军用运输机,在成本上二者没有较大差别。
四、民航客机改预警机的舒适度并不比运输机改的预警机高出多少
至于用民航客机作为载机平台的预警机舒适度高,也是一种误解。民航客机要考虑乘客的舒适性,自然会在客舱内增加各种隔音降噪的设备,而运输机无需考虑这么多,它又不经常拉人,主要拉的都是战车啊、物资之类的物品,所以不追求隔音降噪,只要求空间大就行。
但是要想提高运输机的乘坐舒适度,也很简单,只需要在机舱内增加降噪隔音设备,就能换来不输民航客机的乘坐舒适性。像我们用运9运输机改成的空警500预警机,内部工作空间就十分充裕,机组成员还有上下铺以及餐桌,可供休息或吃饭时使用,舒适度一点都不输给美国的E-3预警机。
不难看出民航客机改预警机跟用运输机改,实际上差别并不大。不过C919国产大飞机的成熟,也确实给国产预警机的研发提供了一条备选道路。其他国家可没有选择的权利,全看自己的民航客机与军用运输机那么发展的比较好就用那个作为载机平台,唯独我们军工可以二选其一,也可以两个同时发展。
五、我们为何用运20改成空警3000
而我们之所以会选中运20作为空警3000预警机的载机平台,大概率还是因为我们前期积累的都是运输机改预警机的经验。我们可以轻车熟路的对运20进行更改,不仅加快大型预警机落地的速度,也能让国产预警雷达性能得到完全的释放。
实话说现在空军手里掌握的预警机,都是以中型预警机的体量,比肩国外大型预警机的性能,有一种以小博大的感觉在里边。
但这些平台或多或少的也都限制了国产预警机发展的上限,就比如说近期比较火的空警700,背上的雷达尺寸跟空警500的差不多,那么雷达的探测性能以及跟踪目标数量和距离,只怕是会跟空警500相当。
可如今海外威胁日益严峻,这小平台大性能的预警机已经很难再满足我们反导防空预警的需要。因为美国为了应对我们不断壮大的海军,而将B-1B战略轰炸机部署在日本,并且是一整个联队的B-1B,该联队全部满载出动的话,同一时间能够发射出约500枚左右的远程反舰导弹,对我们的航母、055万吨大驱以及052D构成严重威胁。
这种饱和式打击已经被证实是非常有效的打击手段,要想反制B-1B的饱和式攻击,就需要让我们的侦查手段在第一时间就发现B-1B轰炸机的动向,并引导空中单位或者地面单位将目标击落,那么预警机就是最好的侦查手段之一。
可我们无论是空警500还是空警700,探测距离均在数百公里左右,很难在较为安全的空域,对部署在日本青森县的B-1B攻击联队进行侦查。
我们至少要有一款探测距离在900公里以上,并且还要能穿美军第五代第六代隐身战机的新型预警机。空警700很明显做不到,唯有空警3000有巨大潜力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它的圆盘雷达直径可以做到15米,如果实现的话会成为有史以来尺寸最大的预警机雷达。那么该雷达的探测距离能提高至900公里,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距离也有600公里。
当然这么大的雷达,如果用搭载俄制发动机的运20可背不动,唯有那款使用上国产大涵道比大推力发动机的运20B才可以。这一性能要求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算是否决C919为国产预警机载机平台的原因之一,因为双发的C919也背不动直径15米的预警雷达。要是C929吧还有那个可能,但是现在C929还没看到诞生的消息呢。
有意思的是前段时间咱们不是聊过一个国产战略运输机的设想,在与之相关论文里有提到说,如果国产战略运输机改成战略预警机,那么其可以背负起直径32米的巨型预警机雷达,对海对陆对空探测距离高达1500公里。这说明我们目前不仅仅将目光放在了大型预警机的身上,战略预警机我们同样有所涉足,保不齐未来咱们军工真的就搞出了战略预警机。
六、总结
我们用运20运输机作为空警3000的载机平台,即是空军使用需求决定的,也是我们自身客观条件而决定的。用运20运输机改成的空警3000没什么不好的,甚至我认为其很有可能创下数个预警机领域的全球第一。
因此我很期待空警3000能够早日问世,除了让我们更好的应对海外日益严峻的威胁以外,还能让我们积累出更多大型预警机的研发经验,咱们军工日后朝着战略预警机方向发展的时候,肯定也会更加的有底气。
心想事成
懂不懂?乱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