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路人a
这几天经常看到一个论调,就是苏游这么好,能引人深思,为什么大厂家不跟上,出更多的精品。
我不知道大家看那没看过双头龙的一个采访,他们说的也很明白,如果不是这次成功了,也是要面对破产清算的。
而且双头龙这个班底,不是没做过手游,他们是有的,只不过后来关了。
做游戏,做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做出好的游戏的前提,是自己也要吃饭能生活的。
苏游其实是个很特别的例子,可以说是一次对大厂统一审美的反扑,并且他成功了。
首先,最根本的,这个游戏走手游,肯定就不过审,这个走steam,个人觉得算是擦边了。
其次,大厂知道自己做不了这个,内容出不来,做了也不赚钱,就不可能有类似项目。苏丹属于小众精品,只能小工作室做出来,大厂是追逐利益的,除非是别人出现了现象级作品,可能自己也会做一个填补空缺(比如一些moba,吃鸡类,乙女类,换装类等等),小众精品对于他们,不是威胁,也不会做。
最后,很多人说,苏游接受度高,是因为门槛高,需要台式机,一开始要花钱,就是筛选。是的,也正是因为有门槛,所以注定了不是特别能赚钱,资本不会干。资本逐利,这是原则和前提。
这个情况也能出现在小说,你觉得那些好的作品,如果没卖出去版权,收入是完全干不过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越是下沉,越是受众简单,那是真的能体验人傻钱多赚钱快的,资本会聚集于此。
反而是,有门槛的,难赚钱,不光难赚钱,而且受众还挑剔,资本不会上的。其实最简单的就是,微博为什么这几年越来越弱,就是,微博门槛其实比较高的。
苏丹的游戏这次能卖爆,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理想主义的胜利,也会让人看到,精品就是精品,但是精品不可大量复制的。
==========================================
做不同游戏的人对于游戏收入这个理解,是非常大的差距。
之前跟一个博友说这件事,我就发现了这个情况。现在网络上也很多,觉得这个游戏超级赚钱,其实你算一算,这可能就是第一个手游的一个大卡池的收益。游戏大厂谁家手上没几个大游戏,并且后边多少类似的游戏准备上呢。还是那句话,除非对外投资,让小工作室上,他们挂名,不然真的很难出来。
现在最好的情况,就是一个健康的环境,让小工作室活下去,做出一些有门槛的小众精品,能赚钱,能维持自身继续产出。
大厂继续干圈钱的事情,两者互不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