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南京河西CBD上班的白领朱先生向记者吐槽,早上和同事一起购买的同款瑞幸咖啡竟然差了6元,并且两位咖啡搭子从来价格就不同,最可气的是自己还购买了瑞幸的“咖啡自由卡”,但自己每次都比同事贵个两三元,后来更离谱一杯贵了6元。
开始还想是不是由于优惠券造成不同,紧接着朱先生请求同事配合自己再买一杯,心想这次应该一样了吧?不料还是差4元。
朱先生紧接着找了几个同事,打开手机端的瑞幸小程序,发现每个人的价格都不同。以“大西瓜生椰冷萃”为例,最便宜的10.9元,最贵的16.8元。
记者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向瑞幸咖啡的店员求证,店员回答:“系统推给每个人的优惠券都不一样,我们也没办法”。
随后,记者就这一情况电话问询瑞幸客服,得到的回复也是系统会不定时发放优惠券,当问及为何朱先生没有收到同样优惠券的时候,瑞幸答复发放人群不同,每个人是不一样的。至于购买“咖啡自由卡”后单杯咖啡竟然比不用自由卡反而贵了1-2元的情况,瑞幸客服解释说是他们的优惠券优惠力度更大。
记者随机又采访了一位刚从瑞幸买完咖啡的王女士,王女士介绍:“我很早之前就发现自己点的咖啡价格比别人贵,所以开了两个号,小号能喝到9.9元的生椰拿铁,而大号却要13.9元。”
记者在小红书搜索“瑞幸杀熟”的关键词,能看到大量网友们的“吐槽”。数百篇笔记,主题基本一样:大都是瑞幸先低后高,买的多了后单价反而变高。
多数人不是纠结咖啡价格高低,而是瑞幸的做法让长期客户有被当韭菜的感觉,这是他们不能理解的。
律师:若非针对新用户则存在“杀熟”情形如何维权?
广东省消委会法律顾问朱永平表示,假如是针对新老用户,在未变更商品原始标价的情况下给新用户发放优惠券,使新用户在最终支付更低价格的情况下消费在法律上可行,不属于大数据“杀熟”。“假如是非针对新用户,而是根据不同用户的消费习惯、消费次数实行价格差异、规则差异,我认为这是属于‘杀熟’情形。”朱永平如此表示。
广东的林昭润律师表示,如经营者价格调整是基于差异性标准或算法,消费者不重新下单不可能获知有更低的价格,其认为所享受的价格理应与其他任何消费者均一致,价格知情权是存在缺陷的;同时,相同的交易环境及交易条件下,不特定的消费者被经营者差异化定价,也可能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朱永平律师表示,“杀熟”行为本质上是经营者滥用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消费者遭遇大数据“杀熟”时,可以与平台进行协商解决,收集对方进行数据杀熟的证据,如截图、电话录音等;也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消费者保护协会举报或反映。
牙牙乐
挺好的,喜欢就应该多付点。新顾客觉得太贵了直接就跑了[笑着哭]
xxzzzyayaya
这叫“精准人群”,接地气的说法是“家人们”
苏尧c
买得越多价格越贵,颠覆传统思维。
钱方无限 回复 04-28 12:23
本来现在的厂家就是这样干的,让你心里错觉以为是便宜!现在所谓双11就是这种套路,将原来价格提2倍,再给所谓8折,其实反而贵,还有路边清仓大甩卖,还写最后三天,一个月后还是最后三天[笑着哭]
balled
在欧美大数据都是违法的,唯独在国内滥用。
杏仁冲冲
中国移动杀熟更厉害,我78的套餐给我3个G250分钟通话,每次打电话假惺惺的接下来3个月每月免费送你3个G,我旁边新卡都是50块钱流量无上限
深渊之底
这就是学了管理经济学的人干的,榨干最后一丝消费者剩余
痴情长、
这种事儿国家真要尽快整顿。。明码实价的市场公平基本原则被电商玩儿坏了。。。比如先发的法规,一旦核实,罚款公司注册资本10%[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傻子呆子混子 回复 04-28 08:17
什么注册资本,注册资本算啥。直接罚营业额,营业额不对直接查税务
冰橙派物语
很多年前,在一家公司上班,老板禁止我们外卖咖啡,说要喝自己冲咖啡!所以,这些年养成自己泡茶自己冲咖啡的习惯,省了不少钱,现在才明白当年老板的良苦用心!
善意第三人
所谓的会员就是个笑话
joyce
瑞幸咖啡杀熟不到我,我每个星期只喝一杯9.9的。
本质安全
买多了有卡的合适,因为券顶多买两杯,偶尔买一杯有券合适,但都比不上京东团购里划算
用笑掩饰痛
好了,准备换库迪了
haruka
不仅仅是咖啡,平台上订酒店也是一样。
观自在
都杀你了你还要喝,你是不是傻?
Minoel
库迪永远9.9。美团买券7.9
豆友203160342
人家没有杀熟 只是你的优惠额度用完了 [大笑]有没有给你额外加
Fischkugel
对的,星巴克京东优惠十元,会员去店里一分不折扣[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鱼头煲
这牌子现在飘了
Zealot
某宝下单 9.9不行吗?
大神驴丶
不光是瑞幸,很多都这样。
笑忘录
商家用大数据杀熟,有点脏!
盐汽水
熟客是基本盘,反正跑不了
tjc
不影响瑞幸店人来人往,不凯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