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允龙入行20多年,一直在起起落落,尽管很快就获得王晶力捧成为新一代动作演员

港影回忆录 2025-04-27 09:51:44

伍允龙入行 20 多年,一直在起起落落,尽管很快就获得王晶力捧成为新一代动作演员,但成绩仍未如理想。

直到 2016 年的一部电视剧《城寨英雄》,“猫仔” 这个角色让他崭露头角,而到了 2024 年上映的《九龙城寨之围城》,他终于凭借 “王九” 一角被大家熟知,还成功入围金像奖最佳男配角,迎来了扬眉吐气、声名远播的态势。

伍允龙在香港出生,7 岁移民到美国,在当地由于没有太多娱乐活动,他开始跟着爸爸和舅舅习武,后来还到武馆当教练教拳。

从小沉迷于香港动作片的伍允龙,成龙的《醉拳》他大概看了很多次,看到录像带都布满雪花,而这也正是让他埋下了回香港发展、成为动作影星的决心。

7 岁移民到美国的伍允龙,当时是新移民,和家人一起住在外公外婆家,他的两位舅舅分别教洪拳和咏春,爸爸也教蔡李佛拳,由于当时没什么钱,家人很少安排活动,而对于好动的他来说,习武是消耗体能的最好方式。“于是我开始在后院学拳,起初也是学套路,扎马步这些基本功,当知道继续练下去会有成果、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时,就越练越有兴趣。”

他对武术有兴趣和斗志,都和成龙有关,因为他从小就爱看《醉拳》,在国外没太多娱乐活动时就靠看《醉拳》来消遣,从而感受到香港动作电影在国外的影响力。

“小时候在美国长大,一直在想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我觉得功夫片不只是娱乐,在国外无论你是什么肤色、说什么语言、有什么信仰,只要一播放功夫片,所有人都能看明白,身边的人无论是说英语还是说中文,看《醉拳》《A 计划》时都会大喊:‘So Cool !Jackie Chan!’那时我就确定自己想进入这个世界。而要进入这个世界就要来香港,虽然来香港时功夫片已经没落了,但拍功夫电影的技术发源地是香港,所以无论如何我都决定一定要回香港学会这套技术。” 回到香港后,他还跟叶问最能打的徒弟黄淳梁学咏春,提升自己的技艺。

从小习武,对于一个小朋友来说,这是值得拿来炫耀的事情,直到 13 岁时的一次受挫,他才深刻明白自己的不足。“13 岁那年在学校,被一个外国男孩一拳打到胸口,让我躺在了地上。这对我来说是一次警醒,为什么学了功夫还会这样呢?其实很多练功夫的人,都只专注于打套路,没有融会贯通,就好像学游泳,我只在岸上学习整套动作,但还没跳进水里游过,那能说你会游泳吗?我想我当时对功夫的理解大概就是这样。”

从那以后,他就向教练要求学习实战的搏击技巧,而在美国当教练,除了要应付学生,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外来人的挑战,他们对中国功夫很感兴趣,经常想比试一下,通常都是点到为止,除了一次例外。

伍允龙说:“那是一个来自俄罗斯的拳手,可能因为语言上有些隔阂,不知道大家在说什么就动起手来,咏春有个练习叫黐手,而我不知道他练的是什么拳,也有类似黐手的动作,但练习和实战是不同的,他一开始就打到我的牙齿插进上唇,嘴唇都破了。最让我生气的是当时我妈妈也在现场,她向来不看我比赛的,于是我就进行了反击,把他打倒了。”

据伍允龙回忆,当时场面已经一片混乱,师傅都上前阻止了,还打算报警把他们赶走,以免继续打下去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我记得第二天,他们还想回来,只是我们没让他们进去。”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伍允龙不好惹,但同时也让人联想到《九龙城寨之围城》上映时,有一次谢票活动中伍允龙被挑衅,但最终他却能沉住气应对,还赢得了网民的一片赞扬,这两次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电影院那件事是心态不同了,我觉得那位观众只是太兴奋了,并没有很大的恶意,我没有必要反击去伤害他。我反而担心那么多相机拍着,不知道大家会怎么看待这件事,不过感谢上天,网络上 99.9% 都是正面评价,这件事在某种程度上让观众看到了我的另一面。”春日荐片季

0 阅读:11
港影回忆录

港影回忆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