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29岁徐志摩提亲,陆小曼母亲眼皮都不抬:“想娶我女儿,让梁启超当证婚人。”婚礼当天,梁启超站在台上,盯着23岁陆小曼:“希望你恪守妇道,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2022年1月7日的晚上,在浙话艺术剧院里,一部由李伯男和刘昊共同导演,由浙江演艺集团浙江话剧团的演绎的新创话剧《思凡·陆小曼》上演了。
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里,观众仿佛看到民国时期,风情动人,满是才华,却因为爱情饱受折磨与非议的女子,她也曾能文擅画,在一段包办婚姻中挣扎,她渴望轰轰烈烈的爱情,徐志摩同她成为了眷侣,可造化弄人,使她背上了“害死诗人”的骂名。
她沉醉在风花雪月的浪漫中,却又不可控制的沉沦在纸醉金迷里,她满腔愤懑,声声控诉,似寒蝉凄切的悲凉……她生命历程中长达60年的爱恨嗔痴被淋漓尽致地在舞台呈现。
陆小曼,又叫陆眉,出生在江苏一户书香门第,从小,陆小曼就被知书达礼,满是书香气的母亲培养,也因为母亲的影响,让她对绘画有着很深的兴趣与喜爱。后来,一家人搬去了北平,陆小曼在那里接受了更好的教育。
在绘画上,陆小曼展现了非凡的天赋,小小年纪就满腹才华,中西皆通,精通英文和法文,是一位真正的名媛。
在她19岁那年,陆小曼陷入了包办婚姻的漩涡中,她嫁给了王庚,父母是全心全意为她好的,她的丈夫是一位国民党将领,同样家世不凡,二人在当时人的眼中,是十分登对的。
一位是名媛小姐,一位是少年将军,可他们却并没有擦出爱情的火花,只有王庚一人对陆小曼情根深种,而陆小曼却并不喜欢他,王庚不懂得关心她,没有给她爱情的感觉,因为工作的原因,王庚常在军中,这让陆小曼感到了无尽的孤独和寂寞。
陆小曼越来越不满意这场包办婚姻,直到他遇到了徐志摩,徐志摩写的诗深深打动了她,他们相爱了,爱的不可自拔,但是这场爱恋却受到了世俗的指责,但是陆小曼毫不在乎,敢爱敢恨的她坚持要和徐志摩在一起,王庚只能成全了她。
在徐志摩提亲时,陆小曼的母亲提出让徐志摩请来梁启超为其证婚,王庚是梁启超的得意门生,而徐志摩是梁启超喜爱的学生。
梁启超对此十分不耐,但还是答应了此事。在婚礼上,他曾对陆小曼说,“希望你恪守妇道,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然而,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婚姻,却没有想象中的幸福。陆小曼有着懒散的特性,她似乎被纸醉歌迷深深吸引着,纵情歌舞,看戏打牌,日夜颠倒。
徐志摩常常苦口婆心的劝她,陆小曼却因此埋怨徐志摩,觉得他不理解她,并不尊重她的独立,束缚了她的自由。
从小就在优渥家庭中长大的陆小曼,并不识得人间疾苦,徐志摩没有了家庭的支持,只好每天辛勤工作,再不复当初多情诗人的形象,他养不起陆小曼,而陆小曼也对徐志摩愈来愈失望。
直到徐志摩因为陆小曼奔走于北平与上海两地,飞机失事而死,陆小曼却幡然醒悟,满是悔恨,她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最爱的人,从此,她开始深居简出,一心只有绘画,同时也在编撰徐志摩的文集。
之后的陆小曼,几乎判若两人,这让众人纷纷看到了她身上的坚韧,她用绘画养活自己,再也不是曾经那个依靠别人生活的女子,也真正实现了她人格上的独立。
让人津津乐道的是,陆小曼的第一任丈夫王庚此后并未再娶。
王赓,1895年出生在江苏无锡,是国民党将领,就读于清华大学,后又前往美国留学,他先后进入了密歇根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而后进入了军校,练就一身本领,直到1918年,王庚回国,成为了国民党军中的一位将领。
在北京政府陆军部任职的王庚与陆小曼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也很早就了解到了自己未来的妻子陆小曼,对于那样一个优秀的女子,他很是欣赏。
在结婚后,常常因为不能陪伴陆小曼而感到愧疚,当时的他和徐志摩都是梁启超的学生,与徐志摩是很好的朋友,于是他选择了让徐志摩这位博学多才的诗人陪陪自己的妻子。
没想到妻子却和好友相爱了,他愤怒又无奈,只好最后成全了他们,之后的王庚对陆小曼仍旧余情未了,一生没有续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