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最近陷入舆论风波。在回应英国记者关于“支持恐怖主义”的提问时,这位76岁、有着法律背景和丰富从政经验(曾担任外交部长等职)的官员,竟称巴方为美英等西方国家做了30年“脏活”。尽管事后他解释是指9·11事件后成为美国“代理人”、被迫卷入反恐却反遭恐怖主义反噬,并多次强调巴方“反对一切形式恐怖主义”,但原话被英媒断章取义传播后,迅速引发争议,印度更借此炒作“巴方支持恐袭”,对巴基斯坦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从履历看,阿西夫并非缺乏政治经验的新人,却在涉及印巴关系与大国博弈的敏感话题上“翻车”,实在令人遗憾。西方媒体在涉地缘政治议题时常常预设陷阱、断章取义,作为外交官本应保持高度警惕,对敏感问题慎言慎行。巴基斯坦部分精英阶层把登上西方媒体视为“荣光”,却忽视了国际舆论场的复杂性——你的只言片语可能被刻意扭曲,成为攻击国家形象的武器。此次风波提醒:在国际舞台发声需如履薄冰,尤其涉及主权争议和安全议题时,更要守住“话语防线”,避免因表述不当授人以柄,损害国家利益。
万万没想到,巴基斯坦突然改口了!4月26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突然改口,表示愿
【147评论】【336点赞】
深挖洞广积粮
巴基斯坦被欧美过河拆桥了,这回肯定被牺牲掉,谁说什么都是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