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布“停止”,澳大利亚要捡漏?

亚太日报 2025-04-26 19:45:25

亚太日报 彭子佳 近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宣布对钕、镝、铽等七种稀土元素实施出口配额制,这场被西方视为 "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精准反制",让西方政府感到恐慌,瞬间引发全球高科技产业链震动。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次日宣布的 12 亿澳元关键矿产储备计划,标志着南半球资源大国正式加入这场稀土霸权争夺战。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拥有稀土储量,但90%的稀土提炼(使其可用于技术)都在中国进行,这使得中国对稀土供应拥有相当大的控制权。 作为 17 种稀有金属的统称,稀土元素是制造钕铁硼永磁体(用于电动汽车电机)、钇稳定氧化锆(航空发动机涂层)、铕激活荧光粉(LED 屏幕)的核心材料。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Optimus 的关节电机依赖钕镝合金,而 F-35 战斗机的头盔显示器离不开铟镓锌氧化物,这些特殊应用使稀土成为先进制造业的 "维生素"—— 用量极少,却不可或缺。 中国对全球稀土供应链的控制堪称绝对:尽管仅占全球储量的 35%,却掌握 90% 的稀土分离提纯能力。2024 年美国进口的 78% 稀土化合物来自中国,五角大楼的 "关键材料清单" 中,15 种稀土元素的供应链风险等级均为红色。正如特斯拉 CEO 马斯克在财报会议上坦言:"中国暂停钕出口,导致 Optimus 项目进度推迟 8 周,这是工业皇冠上真正的宝石。" 阿尔巴尼斯的 "未来资源储备计划" 包含三重目标:建立 50 万吨关键矿产储备:涵盖稀土、锂、钴、镍等 30 种战略资源,重点储备钕、镝、铽等受中国管制元素。打造本土精炼网络:投资 4.5 亿澳元升级西澳的 Lynas 稀土加工厂,目标在 2027 年前实现钕镨分离产能翻番。构建 "民主矿产联盟":与美、日、韩建立稀土互换机制,确保危机时澳矿直供盟友生产线。 这是澳大利亚继 1984 年建立铀储备后最大的资源战略布局。西澳州州长罗杰・库克表示,该计划将激活 "沉睡的资源宝藏"—— 澳大利亚拥有全球 40% 的钕储量、35% 的镝矿,但长期依赖中国加工,导致资源附加值流失严重。 澳大利亚并非稀土开采小国,Mount Weld 矿的钕储量占全球 22%,但提炼能力的缺失使其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2024 年投产的 Lynas 加工厂仅能处理轻稀土,重稀土分离技术仍被中国北方稀土等企业垄断。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即使澳矿全开,镝铽等关键元素的精炼仍需依赖中国至少 5 年。" 2025 年第二季度,澳大利亚对美稀土原矿出口预计增长 60%,部分缓解美国的短期需求。但特斯拉等企业仍需支付高额运输与二次精炼费用,马斯克透露:"从澳矿到美国工厂,每吨钕的成本增加 2.3 万美元,相当于中国直接供货价的 40%。" 在西澳大利亚的红色荒漠中,Mount Weld 矿的挖掘机正在挖掘富含钕元素的花岗岩,这些矿石将通过专用货轮运往新加坡,再经中国的张家港保税区完成关键提炼 —— 这个充满悖论的运输路线,恰是当前稀土供应链的微观缩影。 当阿尔巴尼斯在珀斯宣布储备计划时,北京的稀土交易所正在制定新的出口配额,而华盛顿的国防承包商们则在计算库存还能维持多久。这场没有硝烟的资源战争,本质上是工业文明对稀缺资源的重新瓜分,而澳大利亚能否从 "矿场" 升级为 "战略枢纽",将取决于其能否在技术、资本与地缘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毕竟,在稀土的世界里,控制了提炼,就控制了未来。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阅读:104
亚太日报

亚太日报

全球视野、传播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