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了拍世界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古所共同组成秦阿房宫考古工作队。
🔨【考古成果】
考古队用两年多的时间,确认了秦阿房宫前殿遗址位于今西安市未央区三桥镇的赵家堡、聚驾庄、大古城、小古城一带。
考古勘探与发掘证实,“前殿阿房”只进行了其“基础”建设,地面之上的建设工程并未进行。科技考古关于阿房宫前殿遗址秦代地层土壤分析,也未发现有火烧的碳粒遗存。也是说两千年来的“火烧阿房宫”不过是子虚乌有的传说!
至于以往人们所说的10多平方公里的秦阿房宫遗址中的多处秦代建筑遗址,而是属于战国时代晚期的秦上林苑建筑遗址或西汉时代的上林苑建筑遗址,它们与秦代末年修建的秦阿房宫前殿基址不是同时期建筑遗存。多年来所说的秦阿房宫遗址采集或传说这里出土的遗物(如所谓“秦十二字瓦当”、“玉杯”等),均不在“前殿阿房”遗址,它们与秦阿房宫没有关系。
.
🔨【最早的烂尾楼】
阿房宫从始皇帝35年开工修建。征调受过宫刑的刑徒和其他罪犯70多万人分别修建阿房官与骊山陵。
始皇帝37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病死,9月被葬于骊山陵。秦始去世时,阿房宫未成,工程被迫停了下来,劳力被调到骊山陵去填土。
二世元年4月,骊山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而此时的阿房宫工程已停了7个月。为实现先帝的意愿,二世从陵墓工程中抽出部分劳力继续修筑阿房宫。
7月,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到二世二年冬天,陈胜派周章等部将打到戏水,有兵数十万。二世皇帝将骊山刑徒全部武装起来前去抵抗,骊山陵墓的封土工程也被迫停工。
在当时天下赋税繁重、民不聊生和战事危急的状态下,阿房宫工程即使不停工,也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施工下去了。
秦统治集团内部在阿房官是否继续建这个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右相冯去疾、左相李斯、将军冯劫劝停阿房宫,触怒二世皇帝,被送交司法机关治罪,三人还因此丢了性命,表明到了二世皇帝二年冬天的时候阿房宫工程还没有完成。
二世皇帝三年8月,赵高作乱,将二世劫持在望夷宫,逼迫二世自杀。二世既死,阿房官便成了“半拉子”工程,班固在《汉书•五行志》中就十分肯定地说秦是在阿房官尚未建或的间下灭亡的:秦“复起阿房,未成而亡”,这是秦阿房官没有建成的最可靠的史料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