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执意要发展高铁,而不是廉价航空?说白了,中国就是在赌,赌未来用电不要钱,不过从现在的形势来看,中国已经赢麻了! 中国在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上那可是“三冠王”,就说三峡电站吧,它一年的发电量,够全法国用上半年,内蒙古那一大片像森林似的风车,转上一圈,发的电就能把上海外滩的灯全点亮。 再看看航空那边,航空燃油七成都得靠进口,国际油价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国内机票价格就得跟着上蹿下跳,而高铁用电,每公里的成本连航空燃油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这笔账怎么算都是高铁划算。 高铁还有个厉害的地方,就是能自己“发电”,雄安站的顶棚上装了7万块光伏板,一年发的电能让“复兴号”跑2万公里,青藏铁路沿线那些风力发电机,不停地给列车供电,就像给铁轨插了好多“绿色充电宝”,德国铁路公司都专门跑来中国取经。 从运输能力上看,中国高铁一年运送的旅客数量,相当于全球人口的一半,要是这些人都改坐飞机,那得多消耗好多燃油,差不多相当于大庆油田10%的年产量,现在有了高铁网络,每年能减少4000万吨的碳排放,这相当于给咱国家新增了2.4个塞罕坝林场。 回想起十年前,好多人还批评说“西部高铁根本没人坐,纯粹是浪费”,结果现在兰新高铁的车票紧张得要命,一票难求,还有人质疑“高铁跑350公里每小时太费钱”,现在“复兴号”都安全跑了超10亿公里了。还有中国的高铁站都建在城区里,外国旅客拖着行李,从偏远的机场折腾进城的时候,咱中国乘客下了高铁,直接就到市中心了,无缝衔接,方便得很。 这场“赌局”能赢,关键就在于能源自主,航空煤油得靠进口,可高铁用电,水电、风电、光伏都行,国际油价一会儿涨一会儿跌的时候,成渝高铁用四川的水电,张北高铁站顶上的光伏板直接给列车供电,这就好比下围棋,中国用高铁“做眼”,把能源安全、区域平衡、产业升级这些事儿全给盘活了。 其实,高铁和航空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中国发展高铁,体现的是一种长远的战略思维,咱国家这么大,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铁可不只是个交通工具,它更像是经济的“血管”,有了高铁,郑州从原来靠铁路发展起来的城市,变成了“米字型高铁枢纽”,长三角地区也实现了“1小时生活圈”,大家来往更方便了。 而且,中国还玩出了“高铁+”的新花样,高铁快递让义乌的小商品晚上发货,第二天早上就能到;高铁旅游让安吉的民宿火起来了,甚至还出现了“打高铁跨省上班”的新生活方式,这种系统级的创新,可比单纯比谁票价便宜有意义多了。 当然,廉价航空也有它不可替代的地方,不过中国用高铁证明了,基础设施的价值,不在于当下能不能赚钱,而在于它能不能改变人们对距离的看法,现在美国网友都惊叹“北京到上海坐高铁比纽约到波士顿坐飞机还快”呢,在这场关于未来交通的“赌局”里,中国算是抢占了先机。 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改。
中国为什么执意要发展高铁,而不是廉价航空?说白了,中国就是在赌,赌未来用电不要钱
哈皮的高高
2025-04-26 10:01:0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