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清泉是在突围时死的,但更早的时候,他就已经垮了,那是1949年1月初,陈官庄一

玲珑说历史 2025-04-26 07:56:41

邱清泉是在突围时死的,但更早的时候,他就已经垮了,那是1949年1月初,陈官庄一带被解放军围得水泄不通。

邱清泉带着第二兵团窝在包围圈里,外头炮声连天,里头断水断粮,他不但没有想出路,反而喝得醉醺醺,白天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晚上抱着护士跳舞,他不信人了,也不信自己了,只剩一口气吊着。

李汉萍是他的参谋长,战后回忆说,那时候邱清泉常自言自语,嘴里说“完了,完了”,有时候裹在棉被里哭,像个被困的小孩。

他还吩咐人把杜聿明驻地门前的树砍了,说那树像个“困”字,不吉利,有人劝他赶紧商量突围,他一摆手,说:“让它崩溃好了。”

但真要突围那天,他还是站了起来,1949年1月9号夜里,他带着特务营几百人,从指挥所摸黑出发。

本来商量好往西南方向突围,可走着走着就变了方向,他整个人像发了疯,时而朝东,时而朝西,一边走一边喊:“共军来了!”

参谋长李汉萍当时也在,说邱清泉好几次要冲出去,一个人拿着手枪,不顾前后。

人没跑多远,解放军的枪声就响了。他们这队人乱成一团,没几分钟就有人倒下。

有士兵大喊:“往回撤!”可邱清泉还在往前冲,他身上中了七枪,前胸被打得血肉模糊,倒在离指挥所不到四百米的地方,天亮后,解放军过来收尸,才发现是他。

解放军战士认出他后没动手,反而给他买了口棺材,还托人把遗体送回了浙江老家。

说到底,他也打过抗战,也算个军人,只是到了最后,没个军人的样子。

在淮海战役里,邱清泉本来是国民党最能打的一员。

蒋介石看重他,说他是“装甲战术的天才”,有时候还当成样板来树。

他早年在德国学过装甲兵,带过快速纵队,打仗狠,出名早,抗战时在山东打过鬼子,在徐州也算打过胜仗。

可他也有问题,脾气爆,主意硬,谁劝也不听,部下私下叫他“邱疯子”。

淮海战役开始时,杜聿明和他合兵一处,本来是想从徐州突出去。

可邱清泉一口咬定不能动,说蒋委员长让他“死守待援”,杜劝不动,部队一耽误,就被粟裕的队伍死死咬住。

陈官庄被围那段时间,外面下雪,里面啃树皮,他兵团里的兵开始偷跑、自残,有人想突围,可他就是不答应,怕人心乱了。

杜聿明那边早就在劝降线上摇摆,可他连劝降信都不让送,还下令枪毙送信的兵,说是“动摇军心”。

这时候,他跟外界完全断了联系,无线电台坏了,空投失败,援军也不来。

他整天躲在指挥所里,点烟、喝酒、咒骂。他信风水、信预兆,不信人,他还问身边人:“你们说,我们是不是就该死在这儿?”没人敢回。

突围那晚是最后的疯狂,他穿着棉大衣,头发乱了,胡子好几天没刮,他本来可以不冲,派副官出去也行。

但他非要亲自带队,他那一支特务营,几乎全灭,他倒下的时候,脸朝着西边,像是还想往外逃。

战后有人议论,说邱清泉不是被打死的,是自己精神先崩了,他死的不是时候,也不是地方。

他这个人,从年轻就太顺,太骄傲,打过几场胜仗,就觉得谁都不如他,可战场不讲过去,淮海战役不是打机动作战,是耗,耗人、耗心。

他耗不过去了。

杜聿明后来写回忆录,说邱清泉是“一个血性将军”,但也“过于自负”,这评价算是中肯。

他战术上有本事,但战略上看不清,他太信蒋介石,又太不信旁人,他要是早点信了杜的计划,也许就跑出来了。

而国民党的问题也不在一个邱清泉身上,上面一堆将令,下头没粮没弹,他们被围时,空军扔下来的补给全落在外圈,有时候还被解放军捡去。

指挥部里一堆参谋吵成一团,没人拍板,那几天,不止邱疯了,整个部队都疯了。

有人说,邱清泉那天不是突围,是冲出去找死,他受不了那种等死的感觉,他宁可冲一冲,哪怕是死。

这场突围,后来在很多解放军回忆里都有提,有人说当时没想到他会亲自带队。

也有人说,看到他死的时候,心里怪不是滋味的,毕竟,是个老对手。

他的棺材最后停在义乌老家祖坟边,守坟的是他家里唯一幸存下来的弟弟。

那年,解放军已经进了杭州,风一吹,坟边的老树枝枝颤动,像有人在低声说话。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