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思路来,保证宝妈欢天喜地!如何让宝妈不吃亏,让宝妈更喜欢自己角色?其实有很多办法的。
现在社会上讨论到生孩子,最大一个焦点,就是宝妈在职场吃亏,可能不仅仅自己带孩子累,而且精力不如那些没有孩子的;这让在竞争太激烈的社会上,为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作出默默贡献的宝妈吃亏了。这导致我们出生率太低,已经无法保持人口规模,这会导致后续经济失去动力和养老负担过重。
但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能让雷锋吃亏,不能让奉献者吃亏,有的是办法让宝妈不吃亏。
第一:育儿基金,生育孩子的宝妈,每月可以有一笔育儿基金从社保发到个人卡上,一直发到孩子18岁或者15岁不等的年龄。这个钱除非孩子换了监护人,否则一直发到妈妈账户直到规定年龄满。多生孩子累进奖励,比如在3个的范围内,生越多,奖励系数更多,生一个奖励1,生两个奖励2.5等。其实这个在西方国家已经有类似激励措施。
第二,宝妈专岗,就是规定每年各个体制内岗位,要划分多少个岗位招聘宝妈,尤其招聘30岁以下的早生育宝妈,让女性不担心生孩子没有岗位等她们,而且多胎加分更多。只有这种措施,才能把过于导向效率适度导向公平。
而且要限制学校老师通过微信群整天给家长布置任务或者各种焦虑文PUA家长,搞得家长心神不宁。其实与其禁止补习,真不如禁止家长群布置作业、搞各种任务。假如国家规定家长群每星期不允许发超过一条沟通信息,很多家长负担下降一半,很多宝妈就不需要每天焦虑看微信群了。
第三,企业光彩税。现在很多企业对残疾人招聘有光彩税类似内容,招够比例这个不需要交或者直接抵税等。以后可以有出炉规模用人企事业单位有娃女员工比例,员工年龄比例等税收办法,通过税收杠杆让企业不要随意解聘大龄员工和解决不喜欢招聘宝妈问题。靠善意和商业道德解决不了问题,税务手段才是解决企业动力的好办法。
当然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这样,但是多大规模,什么性质企业和单位适用多大比例,完全可以解决的。这可以打造一个宝妈备受欢迎的用人企业气氛。至于未婚未孕女员工有没有这方面保护,这暂时不需要,因为企业怕的是成为宝妈时候的损失,既然宝妈受欢迎,那么女员工自然也不会被排斥了。
第四,社保收益。以后退休后,子女有工作的,他们交社保的一部分每月作为父母激励基金进入父母个人账户,让养孩子的家庭不吃亏。多生孩子多收益才是符合自然法则。而且多生孩子的家长,社保要有奖励系数,再加上子女直接贡献部分,这才是对家长最好的奖励。子女以后越杰出,家长收益越高,特别企业一开始社保交多,也可以激励社会不要一窝蜂考体制岗位。
其实,真激励,办法还很多。通过这些有效措施,让宝妈成为人人向往的角色,我们才能保证民族的生生不息和人口稳定。有人有世界,没人没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