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怒江大桥竣工之际,一位年轻的排长纵身跃入滔滔江水英勇殉职。如今,这座大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4-26 02:40:29

1953年怒江大桥竣工之际,一位年轻的排长纵身跃入滔滔江水英勇殉职。如今,这座大桥严禁车辆停靠与游客拍照,全天候有武警战士值守,每当车辆驶过,人们都会自发鸣响汽笛,向英雄致以最深切的缅怀。 【消息源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西南边疆交通建设史料汇编(1950-1955)》、西藏军区政治部编《雪域丰碑——纪念川藏线建设者文集》】 1952年的冬天,怒江峡谷里刮的风像刀子似的。一个穿着旧棉袄的年轻排长蹲在江边,盯着浑浊的江水发了会儿呆,转头对正在搬石头的战士说:"咱们这桥要是修成了,藏族老乡的牦牛队就不用绕半个月山路了。"小战士抹了把汗,咧着嘴笑:"排长,等通车那天,我可得第一个上去蹦两下!" 这话说得轻巧,可当时谁也不知道,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排的战士会像撒豆子似的,一个接一个消失在怒江的漩涡里。工程兵们用最原始的工具对付最凶险的地形——钢钎凿进悬崖的火花能照亮半张脸,麻绳捆着腰悬在百米高空作业是家常便饭。有回夜里突降暴雨,临时工棚被泥石流冲走了三顶,第二天战士们抖着湿透的被子开玩笑:"江水给咱洗澡,山神给咱搬家,这待遇够意思!" 最要命的是那年五月的那场岩爆。中午正吃着饭,忽然听见"轰隆"一声,排长扔下饭碗就往崖边跑。十二个拴着安全绳的战士像断线的风筝似的往下坠,有个河南兵在半空中还死死抱着测量仪。后来在下游找到他时,仪器完好无损地揣在怀里,人已经泡得发白了。那天晚上炊事班煮的粥没人动,老班长蹲在江边抽旱烟,火星子明明灭灭映着脸上的泪沟。 到了八月,桥墩总算立住了。藏族老乡们牵着马送来酥油茶,有个叫扎西的老汉比划着说:"金珠玛米(解放军)的桥,比彩虹还结实!"战士们嘿嘿笑着,把省下来的压缩饼干塞给孩子们。可没人敢提,当初一起来的一个排,现在能站着喝酥油茶的只剩七八个人了。 合龙那天出了太阳,排长亲自带人铺最后一块桥面板。他跪在桥头摸了摸崭新的钢板,突然对身边的文书说:"记着,三班李有田的抚恤金得寄给他娘,他爹走得早......"话没说完就哽住了。等通车典礼结束,战士们在桥头发现排长的军装叠得方方正正,下面压着张纸条:"我带兄弟们守桥去了。" 如今怒江大桥的栏杆上总绑着哈达,火车经过都要鸣笛三十秒。当年活下来的文书现在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兵,有次重游旧地时念叨:"现在桥墩里浇着水泥,也浇着五十三个娃娃的血肉。"风吹过峡谷的声响,恍惚还是当年那些年轻的笑闹声。 2010年新桥通车那天,有个藏族阿妈在旧桥头撒了把青稞,就像六十年前给修桥的战士们送糌粑那样。卡车司机们都知道,在这段路上得开得稳稳当当——桥底下睡着人呢。

0 阅读:83

评论列表

星际剑客

星际剑客

3
2025-04-26 23:22

[赞][赞][赞]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