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意NASA资助的高校借用月壤# 美国尴尬不?】4月24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并在现场与来自5个国家的5家机构签署了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借用协议》。
路透社当天报道指出,在此次获准借用月球样品的7家机构中,包括了两所接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的美国高校——美国布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报道认为,当天所宣布的借用申请结果,是中方提高自身探月工程国际影响力的最新举措,同时也突显出,尽管中美关系因地缘政治和关税等问题而紧张,但在太空航天等其他一些领域,两国合作并未完全结束。
谈及中美太空合作,路透社自然提到了美方臭名昭著的“太空封杀令”——“沃尔夫条款”。时过境迁,随着中国在包括探月等太空科技领域取得巨大突破,国际上的合作申请纷至沓来,这项恶法的存在则更加突显出美方所处的尴尬境地。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据报道,即便如今中方已批准出借样品,但美方机构能否真正拿到手,在本国国内仍有极大阻力,甚至可能需要通过一项所谓的“国家安全认证”。香港《南华早报》的报道也提到,这两所美国高校仍须国会的“特别许可”才能接收样品。
4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告诉路透社,美国过去曾一度是开放的,但现在似乎相当封闭,而反观现在的中国,则非常开放。“这是因为我们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随之而来的是自信心的增强。”他还强调,美国日益增长的“孤立主义”无助于其实现“太空野心”。
而在近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吴伟仁也再次对美方长期限制NASA与中国航天机构合作的政策提出批评。他说:“我们是欢迎中美交流的,对吧?我们愿意沟通,但他(美方)现在不愿意和我们沟通。我们的大门是敞开的,但他(美方)的大门是关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