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演员巍子将爱子送往海外求学,不料儿子挥金如土——300美元的眼镜、360美元的吉他接连入手。巍子勃然怒斥:"这哪是求学?分明是过上了王公贵族的日子!" 【消息源自:《中国话剧协会2004年度行业报告》《新京报》2005年文化版专访《片场父子兵》】 2003年冬天,北京人艺后台化妆间里,王巍盯着手机物流提醒皱紧了眉头。屏幕上显示儿子王紫逸从洛杉矶订购的Gibson限量版电吉他正在清关,价格折合人民币两万八——相当于他演满三十场话剧的津贴。化妆镜里这个塑造过无数硬汉角色的老演员,此刻手指微微发抖,戏服口袋里还揣着刚收到的银行对账单:过去半年,儿子在加州刷掉的金额够普通留学生花三年。 "王老师,该上场了。"场务的催促声把他拉回现实。舞台上,他正演着《雷雨》里暴怒的周朴园,而现实生活里的父子戏码比剧本更戏剧化。三天前他让助理查账时,那些标注着"教材费"的消费记录,实际对应的是罗迪欧大道的古驰专卖店和比佛利山庄的公寓租金。 洛杉矶日落大道旁的公寓里,19岁的王紫逸正跟室友炫耀新到的吉他。"我爸要是问起来,就说这是表演课需要的道具。"他拨弄琴弦的手突然停住,因为电脑弹出了父亲的视频请求。屏幕那头是还没卸完妆的父亲,油彩掩盖不住铁青的脸色。 "你当我是自动取款机?"王巍把对账单拍在镜头前,"这些'教材'是教你怎么当败家子吧?"王紫逸抓起桌上的跑车钥匙在镜头外一扔,梗着脖子回怼:"您当年不也说艺术需要投入?我这叫专业投资!"视频突然中断前,他最后听见的是父亲那句:"明天开始你自己挣饭钱。" 这个决定像块试金石,把镀金的留学生活刮出了底色。王紫逸退掉公寓那晚,在唐人街"老四川"餐馆找到了工作。洗堆成山的碗碟时,他第一次注意到自己泡发的手掌——和父亲常年练功留下的老茧惊人相似。某天打烊后,老板老林递来八美元时突然问:"你爸是不是演《茶馆》里那个常四爷?"王紫逸擦盘子的手顿了顿,没接话。 与此同时,北京家里的王巍正翻着相册里儿子艺考时的照片。这些被前妻偷偷寄来的照片上,穿着练功服的少年在中央戏剧学院考场压腿,神情专注得像个真正的追梦人。老演员想起自己二十岁时,也是揣着五块钱就来北京闯荡的。 2004年艺考放榜日,王巍戴着口罩墨镜混在人群里。当听见"表演系本科班录取名单:王紫逸"时,他转身就走,却在拐角被儿子堵个正着。"爸,我现在时薪八块,"年轻人晃了晃手里的打工存折,"够请您吃碗炸酱面。"老头儿一把扯下墨镜:"先把欠老子的二十三万还清!"——但眼尖的学生已经发现,说这话时,这位以严厉著称的表演艺术家嘴角是往上翘的。 十一年后,当父子俩并肩站在白玉兰戏剧奖领奖台上时,获奖话剧《传承》里有段台词总让观众会心一笑。父亲角色的那句"艺术不是镀金的玩具",恰好接住儿子角色回应的"但可以是吃饭的手艺"。台下有老观众小声嘀咕:"这爷俩,戏里戏外都在较劲呢。"
2000年,演员巍子将爱子送往海外求学,不料儿子挥金如土——300美元的眼镜、3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4-25 22:01:25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