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年,刘备赐死养子刘封,临死前,刘封悲愤不已,长叹一声,哭诉道:“父皇,我本以为你会顾念父子之情,没想到你竟如此狠心,我后悔没听孟达的话!”随即自刎而死。刘备听后,瞬间羞愧不已。 建安二十五年,蜀汉成都王府内一片肃杀。刘封手持白绫站在房中,脸上写满了无奈与绝望。他望着窗外的落日,长叹一声说道:"父皇,我本以为你会顾念父子之情,没想到你竟如此狠心,我后悔没听孟达的话!"话音未落,便自刎而亡。消息传到刘备耳中,让这位蜀汉之主瞬间羞愧不已。 这个悲剧的开端,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当时天下大乱,英雄豪杰纷纷崛起。刘备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在一次重要的宴会上,偶遇了一位名叫寇封的少年。这少年身材挺拔,举止不凡,更难得的是武艺高强。在宴会期间的比武切磋中,寇封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武力,引起了刘备的极大兴趣。 当时的刘备虽已成名,却尚未有子嗣。他看中寇封的潜力,加上自己膝下空虚,便萌生了收养之意。经过深思熟虑,刘备最终决定收寇封为义子,赐姓刘,更名为封,从此带在身边培养。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寇封的人生轨迹,也为日后蜀汉的权力更迭埋下了伏笔。 在刘备的精心培养下,刘封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他随刘备南征北战,在多次重要战役中建立功勋。特别是在进取益州的战役中,刘封表现出色,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随着战功的累积,刘封的官职也逐渐上升,从基层将领一直晋升到副军中郎将的高位。 在汉中之战后,刘封被派往上庸,与孟达共同镇守这个战略要地,并被擢升为副军将军。上庸位于汉水上游,是连接蜀汉与中原的重要门户,足见刘备对刘封的信任。在上庸期间,刘封统领军队有方,治理地方得当,赢得了不少军民的拥戴。 然而,、就在刘封事业蒸蒸日上之际,荆州方向传来了震惊全蜀的噩耗:蜀汉名将关羽在樊城之战中败北,被东吴军队生擒,继而遇害。在此之前,关羽曾多次向镇守上庸的刘封求援,但刘封以地方新附、不可轻动为由,拒绝了关羽的请求。这个决定,最终成为压倒刘封的最后一根稻草。 关羽战败的消息传到成都,在蜀汉朝廷内掀起了轩然大波。荆州的失陷不仅意味着一位重要将领的陨落,更是动摇了蜀汉的根基。荆州地处长江中游,不仅是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更是当时少有的稳定区域。在战乱年代,这里成为避难之所,汇聚了大量的人口和物资,农业生产蓬勃发展,堪称三国时期的鱼米之乡。 失去荆州,就意味着失去了东向发展的战略基地。当时的荆州,东可进取孙吴,北可图谋中原,西可勾连益州,南可开拓交广。这样的地理优势,让它成为了三国各方争夺的焦点。关羽镇守荆州期间,曾一度威震华夏,但最终还是因为轻敌大意,在东吴的突袭下功亏一篑。 在这场战役中,刘封的角色举足轻重。当关羽被困麦城时,曾多次向上庸求援。上庸位于汉水上游,是最有可能及时驰援的力量。然而,刘封却以地方新附为由,拒绝出兵。这个决定直接导致了关羽的覆灭,也为他自己的命运埋下了祸根。 孟达看清了形势的严峻,给刘封写信劝说。他以春秋时期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典故为例,暗示刘封不要回成都,以免遭受不测。然而刘封依然相信刘备会念及父子之情,执意返回。这个决定最终证明是致命的。 真正扭转刘封命运的,是军师诸葛亮对刘备说的一番话。他只用了短短十一个字:"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就让刘备彻底改变了主意。 这句话的背后,暗含着对蜀汉政权未来走向的深切忧虑。当时的太子刘禅性格懦弱,而刘封性格刚猛,又有军功在身。一旦刘备驾崩,以刘封的性格和威望,很可能会对刘禅的统治造成威胁。 为了确保政权的平稳过渡,刘备最终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这个决定虽然残酷,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确实起到了稳定蜀汉政局的作用。相比魏国和吴国因继承人问题而陷入内乱,蜀汉在这方面显得相对稳定。刘封的死,某种程度上换来了蜀汉几十年的太平。 刘封死后,刘备表现出复杂的情感。他一方面要维护君主的威严,另一方面又难掩对养子的愧疚。最终,他下令厚葬刘封,并对其家人进行了丰厚的赏赐。刘封的儿子刘林后来在蜀汉担任牙门将,直到蜀汉灭亡才迁居河东。
220年,刘备赐死养子刘封,临死前,刘封悲愤不已,长叹一声,哭诉道:“父皇,我本
小博大史
2025-04-25 14:23:15
0
阅读:57
闲庭信步
小编:玄德221年称帝。220年,刘封何来父皇?